5月20日,陪伴了中国消费者20多年的本田雅阁,再次颠覆自己,推出了第十一代车型,市场指导价17.98万-25.88万元。
在它身上,我们看到了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系统、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统等智能科技,当然最重磅的,还是首发搭载的第四代i-MMD PHEV混动系统。
当插电混动成为市场的主流,来自本田的混动似乎被各种新鲜名头所掩盖,但其实如果你是一个了解技术的人,就会发现目前很多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与本田的 i-MMD 混动结构保持一致。
而本田的 i-MMD 混动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9 年的 IMA ( Integrated Motor Assist ) 混合动力系统,甚至比丰田的 THS 还要早一年问世,因此要论混动系统的鼻祖,本田当之无愧。那么第四代i-MMD PHEV混动系统到底开起来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擎哥来到了抚仙湖。
先看参数,这套系统由高效发动机和三电系统组成:采用了41%热效率的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峰值扭矩335牛米,动力性能媲美 3.0L V6 发动机。E-CVT变速箱采用平行轴结构,实现速度与扭矩双提高;PCU动力控制单元和IPU智能动力单元均实现了小型化、高功率。
简单来说这套系统的工作逻辑就是,有电时纯用电,完全零油耗;没电时化身HEV车型,强电智混高效又澎湃,值得注意的是,其NEDC工况纯电续航能够达到106km,NEDC工况匮电油耗4L/100km,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成绩相当亮眼。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新车整体非常激进,在一贯地往前窜调教之下,由于混动的加持感受更加明显,猛的来一脚则是强烈的推背感。中后段加速更加线性,动力说来就来,并且换挡响应够快,超车时完全不会有“拖泥带水”的感觉。
操控也是新车一大亮点,首先从硬件上看,这次的新雅阁轮宽增加了10mm,轮胎采用了米其林的18寸 235/45子午线轮胎,舒适度更高,除此之外无论是高速行驶还是过弯,车身姿态都很稳定。同时,虽然悬挂还是常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组合,但ADS自适应减震系统,能够通过6轴传感器实时检测车辆状态,根据驾驶者操作和车辆状态,对4轮减震器衰减力实现独立调整。因此整体的底盘表现,是优于上一代车型的。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知系统,真正被“无感”的融入到了驾驶过程中,比如当时速超过70km/h,只需轻拨转向灯,ALCA变道智能驾驶系统便智能地判断当前路况,并做出合理的变道操作,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包括遇到行人横穿马路、或者前车突然急刹车等突发情况,他也能及时做出反应。
说完动态,再来安静欣赏一下这个全新的老朋友,初次见到它相信很多人都会有陌生而熟悉的感觉,熟悉是因为新车基本沿用了上代雅阁年轻化的设计元素,而陌生则是,这一次本田把这些元素重新演绎了一遍,充满科技感和运动气息,却很优雅。
比如在第十代雅阁身上,我们尚且能够看到古早的镀铬装饰条的应用,而在十一代车型上则没有了踪影,六边形进气格栅采用了熏黑效果,在两侧大灯的修饰下,整个车头显得更宽、更矮。前脸的低趴效果,也是因为车头本身修长且有向前下压之势,视觉上更为夸张。
侧面,由于全新雅阁的车长相比上代车型有一定增长,再加上更加平直的腰线布置,所以在视觉上会显得更加舒展修长,溜背式设计,和五幅轮毂又在强调着运动感。
尾部采用了“一字型”的大灯设计,视觉效果更宽,熏黑也相当有质感。为了和尾灯更好的融合,其尾部LOGO被刻意“缩小”了一些,并且排气也采用隐藏式排气,努力营造了视觉上的整体性和平衡感,看上去相当的舒适。
内饰上和新款皓影、型格没有太大区别,不过细节上还是能看出端倪,比如贯穿式的网状出风口,在型格、致在等车型上都采用类似的设计,但型格等车型的出风口是多边形蜂窝状,而全新雅阁的出风口是菱形+直线纹路。
中控搭配了一部12.3寸的触摸显示屏,贯穿式中控台、出风口让雅阁更显年轻,可显示动画的多功能旋钮是一大亮点,多元的动画显示很吸引人,把空调、音响、照明的调节被集中到了一起,视觉效果和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完美平衡。同时还用上了中国特供的一块11.3寸抬头显示,配合 10.2 英寸仪表盘、12.3 英寸中控屏,以及环境按钮,打造出 " 四屏联动 ",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进一步彰显科技属性。
好看是一方面,在好用上新车也没败下阵来,相较于上一代雅阁,采用Honda connect 4.0的车机系统流畅度明显上升,涵盖包括车联网、智能语音交互、手机互联以及 OTA 升级等功能,操作流畅性出色,滑动屏幕以及切换功能时的顺畅感丝毫不输新势力,在合资产品里更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总体而言,十一代雅阁是本田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再一次交出的一张高分答卷,与时俱进且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在二十万这个价位里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感,期待年底十一代雅阁能够在销量上,再交出一张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