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之于中国人,是“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浪漫。
对于这种浪漫,我甚至无需浪费太多的笔墨来做解释,因为春运所凝结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可谓是中国人共通的情结,像是血液里流淌的浪漫,倒也应了《浪漫血液》中的那几句歌词:无论再久还是牢记,无论再远还是关心……无论再苦还是动心,无论再难还是努力。
与家的距离不再是阻碍,只是缩短距离的方式会有些差异,飞机、高铁、自驾,甚至是跋涉,没有贵贱之分,因为盼团圆的情绪都是相似的。只是,就我的职业而言,自驾自是首选——我怎么会放过这种对车有更深刻了解的机会呢?这等两全其美的好事,我是不愿错过的。
我借了台更容易与乡亲产生情感共鸣的车返乡,来自一汽奔腾的奔腾B70S。当然,这里所说的“情感共鸣”,更多意指品牌层面——想当年,一汽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几乎注定了,老一辈对它的情感,是和思乡情绪一样,被归结在“家国情怀”之中的。
这才是我想所指的情感共鸣,对于奔腾B70S这款产品,多数人大概也还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与之产生情感碰撞,毕竟,它也只是去年3月才上市的“新品”,尚处在市场影响力发酵的阶段,不难理解。
对于老一辈而言,奔腾B70S呈现于他们的视觉体验,大抵与他们记忆中的品牌印象有些割裂:哇!一汽什么时候有这么新潮的车子?见老一辈如此惊奇,我倒是竭力遏制住了职业病冒头的冲动:也罢!不必跟他们科普“红旗、奔腾和解放,这一汽集团三大业务已各自独立运营”的事实,他们所表现出的惊奇,倒也说明了奔腾的转型成功。
至少,从设计的角度看是如此。跨界的设定给了奔腾B70S,有别于传统SUV的视觉体验,动感之余还有几分性感,尤其是溜背+尾翼这套组合拳,轻易地就打在了年轻人们的心坎上,这是这些设计元素之所以能盛行的根本所在,奔腾以品牌的理解将它们融入到了B70S中。
更难得可贵的是,在奔腾B70S之上,我们看到了前面提及的“家国情怀”被具像化了,设计师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将大多数中国人对家国、对传统的理解具像化为了带有“战戈”和“长城箭垛”符号的灯组设计、以及以行书样式呈现的“奔腾”尾标。从这个角度看,只要稍加指引,大多数中国人应该也不难与这款车产生所谓的情感共鸣。
跨界的车身结构,让人容易对奔腾B70S的定位产生错觉,无独有偶的是,它的内饰布局,同样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这车有三块屏幕?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只是奔腾B70S的整体布局,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它的空调控制区域是屏幕,而这在无形中提升了整个座舱的档次感。
出于相同目的,设计师在座椅材质等细节也下了恨功夫,就视觉效果而言,它的观感售价是要高于它的实际售价的,这是奔腾B70S超水准发挥的部分,未达预期水准的,反倒是某些基本功表现,包括视野和空间——因后风挡面积偏小,奔腾B70S的视野是较为受限的,另外,它后排乘坐的腿部空间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表现。
同样有所惊喜但难掩遗憾情绪的,还有奔腾B70S的动态体验——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24马力,峰值扭矩340牛·米)匹配爱信6AT变速箱,结合它的价位来看,这套动力组合足以让人发出“还要啥单车”的感慨,但开起来后,情绪可能难免会有波动:
这套动力组合的实际表现并没有账面数据那般让人心情愉悦,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爱信6AT变速箱,偏慢的降挡速度很容易就让原本跃跃欲试的驾驶员失了兴致——深踩油门后,它似乎总要思量片刻才愿把动力真真切切地传达到椅背上,难免让人少了些动力随叫随到的畅快,好在整套动力组合的力道还是有的,法定限速内的超车对它而言并非难事,不至于坏了你想“狂飙”返乡的心情。
以小见大,从奔腾B70S的设计中,我们能看到奔腾品牌年轻化转型的迹象,这是必经之路,更难得可贵的是,作为本土品牌,我们还从它身上看到不少家国情怀的表达,假以时日,如果前面提及到的不足都能得以优化,以它的实力来看,将有更多人与它产生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