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张轩墨
新年伊始,又一家传统豪华品牌成为了历史。
日前,本田已经正式关闭了旗下高端豪华品牌广汽Acura(讴歌)的中国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后页面显示为504错误代码状态,这意味广汽讴歌在华独立发展的时代已经彻底落下帷幕。当然,受到打击的并不仅仅是国内一众消费者。通过搜索显示,海外官方虽然可以正常显示,但是无法线上订购相关车型,关于其他政策的维持状态,仍然是一个问号。
其实,本田的此番举动并非突然。早在2022年4月8日,广汽本田官方就曾发布一则公告称,自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销售及生产广汽讴歌品牌旗下的所有现有产品,讴歌的官方服务渠道将关闭,购买该品牌的车主会由广汽本田相关渠道继续提供服务。
据知嘹汽车线下走访了解,2022年3月,北京唯一一家讴歌线下4S店“广汽Acura北京金港店”已经正式停止销售。有经销商表示,由于讴歌近几年的销量并不好,加上车型的利润也低,很多4S店都不愿意进口该车。自2021年起,讴歌就进入了清库存的阶段,本田也停止了中国市场的进口车业务。
“曾扬言年销10万辆”的豪华品牌
资料显示,讴歌作为第一个日系豪华汽车品牌,于1986年在美国创立。其名称Acura来源于拉丁语Accuracy(精确),标志为一个用于工程测量卡钳的形象,反映出本田讴歌对于个性化和前瞻运动豪华理念、造车工艺的极致追求。
品牌一经推出,便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北美汽车市场身为当时的汽车天堂,其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国产市场。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本田官方选择将讴歌车型的总部设立在北美,由技术精湛的汽车工程师领衔设计、开发和制造。1990年,讴歌推出全球首台全铝跑车,新颖的外观、华丽的内饰以及优越的动力调教,使得不少中产阶级深深爱上了这个新兴品牌,同时也斩获了非常好的销量,被誉为“史上最好的跑车”。
而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腾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了明显的购车需求。嗅到风口的讴歌开始着手布局国产市场。2006年9月,已经在美国取得20.96万辆年销量的讴歌品牌携旗下TL、RL等畅销车型正式入驻国内市场,并将竞争对手瞄准宝马X1、奥迪Q3以及英菲尼迪ESQ等车型。
本以为这会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碾压对局,却未曾想把讴歌拉入了一片永远走不出去的泥潭。入驻后,受多家豪华品牌降价、入驻影响,讴歌的产品力略显不足,在国内的知名度持续走低,销量也不好看。
据本田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讴歌在华销售仅4014辆,此后五年的年销量都没能突破5000辆大关。而彼时讴歌在国内约有40家经销商,平均下来每家经销商的月销量约为8辆。虽然2017年时销量一度达到1.63万辆,创造了入华以来的巅峰,但终只是昙花一现。从18年开始,讴歌又陷入了“阴跌”状态。截至停止进口的2021年,讴歌销量仅为6554辆。
转型失败后的“断臂求生”
销量的节节败退,新能源浪潮的汹涌来袭注定了讴歌品牌只能以退出收场。在电动化的转型布局下,讴歌不仅不能为本田贡献资金和驱动力,同时每年还要耗费不少的经费用于研发和改款车型,这种无休止的烧钱是资本市场最难容忍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早在很久前就对汽车行业生态现状作出分析,他表示,受制于燃油车产品力下降的影响,国内豪华车市场愈发激烈,陷入了严重的“内卷”。这也直接导致了原本就处于市场边缘位置的讴歌品牌压力更大,广汽本田也不得不进行“断臂求生”。
当然,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帮广汽本田收拢资金,加快电气化车型的研发进程,另一方面,还能充分整合广汽Acura品牌资源,并入到广汽本田电动化事业中,有助于转型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根据广汽本田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已有部分广汽Acura特约店经过重新装修改造,摇身一变加入了电动销售渠道中。
此次讴歌的退市,也为还在沉睡的日系品牌敲响了警钟。很多日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曾有过辉煌的战绩,但在近几年或多或少的都走起了下坡路,销量连连受挫。未来这条路到底怎么才能走下去、走得远,恐怕“活着”的日系车企业都应该好好规划一下了。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