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硬刚宝马X5:究竟是飘了,还是真实力?

W.J | 01-08

在大家的固有认知中,每当提起新能源,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高性能、智能化、科技感等标签,而提及传统品牌时则更多地注重驾乘体验以及豪华感受 。不过随着电动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时下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也都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比如刚刚上市不久的问界M7,就“扬言”要从面子到里子全方位挑战传统豪华品牌。

今天,我们就把问界M7(2022款 1.5T增程式 四驱旗舰版)和号称传统燃油豪华SUV标杆之一的宝马X5(2022款 xDrive 30 Li尊享型M运动套装)放在一起,看看究竟孰强孰弱。

  块头大,空间一定更大?

我们都知道,中国消费者对于大车有着来自骨子里的喜爱,那既然说到“块头”,我们首先来对比一下两台车的车身尺寸。

车型

长(mm)

宽(mm)

高(mm)

轴距(mm)

问界M7

5020

1945

1775

2820

宝马X5

5060

2004

1779

3105

从绝对数据上来看,问界M7的尺寸似乎并不占优,尤其宝马X5经过国产加长之后,尺寸差距进一步拉大。但块头大,空间就一定更大吗?

这里就要从二者的不同定位以及平台说起。首先来看宝马X5,虽然国产版车型轴距达到3105mm,但其依旧坚守5座布局,这就意味着宝马对于国产X5的定位并没有发生改变,它依旧是一台以驾驶者为中心,注重驾驶体验的长轴距SUV。

问界M7就不一样了,全系采用6座布局的它不仅在灵活性上更胜一筹,而且其定位也十分清晰,那就是高端家庭以及商务用车。对于纯电平台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在同等车身尺寸下,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车辆要比基于燃油架构打造的车辆车内空间更加宽裕。问界M7就是基于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打造的新车,其独创的六合一增程器动力总成采用横置布局,大幅缩小了前轮轮心到前排脚踏板的距离,使得车内空间更加宽裕。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问界M7前、中、后排整体空间之和达到2605mm,空间转化率高达92.4%。所以说,尺寸大,空间一定更大的观念,在新能源时代可能要被颠覆了。

当然了,空间只是决定舒适与否的一个因素,座椅舒适性也至关重要。此次问界M7搭载了业内首款商用AITO零重力座椅,通过大量骨肌动力学模型仿真测试以及静态座椅舒适测试实验,打造出最适合人体的舒适性曲线。

同时相较传统座椅,AITO零重力座椅不仅拥有30°抬升行程的智能悬浮抬升机构,还可实现一键电控开启现坐姿与“零重力”姿态切换,使得身体迅速进入悬浮状态。比如在长途行车中途休息时,驾驶员可在二排零重力座椅落座后,一键迅速进入“小憩”模式养精蓄锐,享受如漂浮云端般的舒缓体验。

单看宝马X5的座椅,无论是做工、设计还是包裹感都无可挑剔,同时在国产后宝马还对后排座椅进行了优化升级,包括增加坐垫长度、更加柔软的填充物以及靠背角度调节等,对后排乘客更加友好。但如果和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放在一起,看上去就有些“传统”了。不过作为一辆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豪华运动SUV,最核心的一定是驾驶者,定位决定布局,也无可厚非。

  华为鸿蒙OS对比iDrive 7

智能手机的“内卷”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何时汽车车机能像智能手机一样好用,并实现无缝衔接的车机互联,是时下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新生代年轻人所盼望的。

作为华为赋能智能化的最新展现,问界M7搭载HarmonyOS智能座舱,零层级设计桌面拥有华为终端用户熟悉的界面以及交互方式,能够轻易上手并让用更加专注于驾驶。让车机和手机一样好用,在HarmonyOS智能座舱上终成现实。

除了常规的手机互联,蓝牙,收音机之外,HarmonyOS智能座舱还支持很多第三方APP,大家很喜欢的喜马拉雅,爱奇艺等都可以通过应用市场进行下载。如果有长时间在车内的场景,这套车机系统还支持卡拉OK和打游戏,可以很快地将时间消磨过去。

在语音控制方面,问界M7的表现也同样出色,大家通过“小艺,小艺”的口令来唤醒它之后,便可以进行一个连续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随时可以打断“小艺”,随时插话和下达指令。除此之外,这套语音系统还支持所见即所说的功能,想点哪里直接说出来就行了,更像是一个声控鼠标。

当然,在我看来,HarmonyOS智能座舱的核心优势不单单局限在车内,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将整个华为生态打通,比如只要和手机登录同一个华为账号,在HarmonyOS分布式技术支持下便可实现导航、音乐、视频、畅联等服务在手机和车机间的自然接续。除此之外,像车家互联、车表互联、车与儿童座椅互联等,HarmonyOS智能座舱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未来的智能汽车也将和手机一样成为关键终端,让服务追着人跑,而不需要人去寻找服务。

X5则搭载宝马经典的iDrive人机交互系统(第七代),在传统燃油车中绝对算是比较好用的了。这套系统的UI设计非常简洁,层级菜单也很少,使用起来简单易上手。

不过相比“用户思维”满分的HarmonyOS智能座舱,iDrive 7还是有些传统了。实际体验下来也就只有无线Apple CarPlay以及语音控制系统能带给我一些小的惊喜。宝马X5的语音控制系统现在可以支持打开车窗,调节空调温度,导航到某地等指令,说明车机对于整车功能的调度权限有一定提升。但每一次的使用,我都需要重新唤醒,并且它对于语音指令的识别准确度也并不算很高,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帮了“倒忙”。

作为一名90后,实际使用过HarmonyOS智能座舱后再来使用iDrive 7,就有点没法回去的感觉了。

   后浪能否在驾驶方面战胜前辈?

作为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标杆,宝马对于动力以及操控的调校可谓炉火纯青,我身边所有体验过宝马X5的同事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让人挑不出毛病。但是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电驱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从传统燃油车时代走来的宝马X5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先来堆个参数。问界M7四驱版车型的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330千瓦,峰值扭矩660牛·米,官方给出的0-100km/h加速成绩仅为4.8s。该车的电池组容量为40.06kWh,CLTC工况的纯电续航可达200km,CLTC工况下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100km,亏电油耗为7.45L/100km。

宝马X5 xDrive 30Li则搭载2.0L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8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ZF的8AT变速箱。

与宝马X5进行驾驶感受方面的PK,还是要有些硬实力的。在没有驾驶问界M7之前,我会对它的表现抱有质疑的态度。但真正开起来之后,这些质疑的声音便被全部抛在了脑后,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确实要比宝马X5开起来更加轻快一些。

宝马X5的驾驶感受一如既往的出色,不愧是这个级别的标杆车型。但因为传统燃油机动力输出特性的原因,驾驶起来的感觉没有问界M7那么的润,同时宝马X5的自重超过2吨,动力的响应速度也没有那么快,尤其是在进行超车动作的时候,需要留出一定的提前量。

问界M7动力总成的配合默契度还是非常高的,城市内驾驶时平顺性非常好,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带来十分不错的体验感。随着油门越踩越深,能够感受到车辆拥有较为充足的动力储备,但不会带来较为明显的爆发感,一切均以舒适和平顺为主。

问界M7的底盘在经过了轻量化设计和专业的调校之后,能够有效地提升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这也给了它与宝马X5掰手腕的底气。全新设计的避震器弹簧结构,让其在经过颠簸时对于弹跳的控制十分出色,能够给全车人员带来如履平地的感觉,完美兼顾了家用和商用。

问界M7为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为柔和的乘坐感受,全新设计了避震器弹簧结构,让它变得更为舒适。在经过路面上的接缝或是坑洼路段时,悬架系统能够从容的将震动化解掉;在快速地经过一些减速带或起伏路时,车尾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甚至会有一些德系车的感觉。

宝马X5的底盘质感表现也同样出色,悬架调校很有韧性。当你驾驶车辆时,能感受到避震器对于颠簸的细腻处理,再配合上柔软的坐垫,让驾驶员几乎感受不到震动的存在。说句实话,车辆在经过加长处理后必定会影响一些操控表现。国产后的宝马X5在连续的变线或多弯的山路中,它的跟随性会有些做不到人车合一的那种感觉。

问界M7的转向手感设定是偏轻盈一些的,这对于女性驾驶者来说也是比较友好的。另外因为它的车身长度相比宝马X5更短一些,所以在进行转向动作时,响应速度和车尾的跟随性也会更好一些。

宝马X5的转向手感设定也是很轻盈的,轻的都让我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台宝马了。但它整个的随速增益逻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速时的沉稳让它依旧能够给驾驶员提供较强的信心。

问界M7在NVH方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在硬件上它采用了低风噪车身+三面的双层隔音玻璃+低噪声静音轮胎,配合优秀的整车气密性,有效隔绝了一部分噪音。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当以80km/h的速度在环路巡航时,车内几乎听不到任何的噪音,甚至会有在图书馆的感觉;当车速提升至120km/h后,除了会有些许的风噪之外,对于其它噪音的控制也都比较出色,在车内依旧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交谈。

作为一台豪华中大型SUV,宝马X5在NVH方面的表现也足够出色,但因为有发动机的存在,所以在全速域状态下它的NVH表现确实没有问界M7出色,尤其是在转速升高时尤为明显。

   写在最后

经过一番详细对比,不难发现问界M7不仅在智能化层面大幅度领先对手,而且在驾乘体验上也丝毫不逊色于宝马X5,让不少豪华品牌都倍感压力。作为消费者,能够看到像问界M7这样的SUV出现,内心还是非常高兴的。毕竟只要30万出头的价格就能享受到越级般的出行体验,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