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有车话题】对于比亚迪来说,如今的销量数字不断打破各种纪录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在上个月中,再次刷新月销量纪录的“王朝舰队”中,有一个车型格外亮眼,这就是月销50072台的比亚迪宋DM-i(包含宋PLUS和宋Pro)。这个数字让其成为SUV和新能源市场的双料销量冠军。
如今的比亚迪宋SUV家族包含了宋PLUS新能源(DM-i、EV)、宋Pro新能源(DM-i),而绝大部分销量由DM-i车型贡献(10月DM-i销量50072台,EV销量6066台)。尽管宋首次获得单月销量冠军殊荣,但整个宋家族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40万辆,这次月销高峰更像是一个有着表彰意味的里程碑。究竟比亚迪宋的魅力从何而来?而曾经在紧凑级SUV市场中呼风唤雨的竞品车型,到底哪里输给了这台后起之秀?
爆款双子星相辅相成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宋家族主力车型的产品亮点。作为宋家族的绝对主力,宋PLUS仅仅推出不到两年就登上销冠宝座,自身综合全面的素质是坚实的基础。老少皆宜的大气外观让它的受众面格外广。
内饰设计虽然还是不免被吐槽“用力过度”,但好在配置足够有诚意,功能和使用性也紧跟潮流。
2765毫米的轴距对于一台紧凑级SUV来说相当出众,在此基础上的内部空间表现也足够得体。
如果从国内市场对汽车消费的基本看重点来说,这台车完全迎合了大多数人的购车需求。但这些并不足以让其成为无可替代的爆款,它的真正杀手锏,是在新能源时代的大幕徐徐拉起时,在舞台上抢占的核心位置。
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i系统毫无疑问是宋PLUS的最核心卖点。能够满足日常通勤需求的纯电续航里程,以及亏电状态下不输以往优秀混动车型的油耗表现,外加完全合格的动力表现和主打日常舒适性驾驶的调校风格。在油价高涨的背景下,既没有燃油车型的高昂油费烦恼,动辄过千的满油满电里程也无需为续航焦虑。
产品力的优势转化为销量,最终要落到价格上去。伴随着国家的补贴政策,15.28万元的起步价让它的性价比优势尽显,可以上混动绿牌的优势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在15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在本是一些传统合资车企的强势领域,宋PLUS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大有创造下一个销量神话的势头。要知道上一个自主品牌爆款车型哈弗H6,价格仅在10万元左右,还未能对15到20万元区间的对手造成威胁。
说到宋家族的上升势头,宋PLUS的孪生兄弟宋Pro也不可小觑。整个十月份,宋Pro车型的销量约为1.5万台,也占据了超过四分之一的销量份额。这一数据比之前月份几千台的表现同样是跨越式的增长。而宋Pro的产能在比亚迪的新工厂落成以后还会继续爆发,目前的销量数字远远不是它的极限。
回到产品本身,宋Pro先于宋PLUS推出,但销量不及后辈,究其原因,其一是外形设计相对更加传统和稳重,其次则是整车尺寸和轴距都比宋PLUS略小一点,在乘坐空间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而相对地,宋Pro的价格也更低,补贴后的起步价仅为13.88万元,与宋PLUS拉开了一定差距,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旧时代“霸主”谁与争锋?
在紧凑级SUV领域,以往的一些市场“霸主”仍旧有着不错的销量,但也比巅峰时期下降不少。在合资品牌里,德系车的代表毫无疑问是大众途观,作为德系品牌打入该市场的开拓者,紧凑型SUV在国内的风靡绝对有途观的功劳。
作为最早进入国内的合资品牌之一,大众的外观设计可以说是塑造了广大群众对汽车的审美。途观的外形设计也符合大众品牌一如既往的中庸稳重风格,挑不出毛病,但也略微缺乏新意。不过,合资品牌的身份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仍然会加分不少。
如今的途观L凭借着国产后的加长处理,将自己的定位放在了“中型SUV”中。不过,如果细究其车身尺寸和车内空间表现,途观L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准。内部的乘坐空间自然不必担心,甚至它还提供三排座版本。不过,如果论舒适性,还是五座版本更能满足需求。
即便在新能源汽车势如破竹的当下,家庭第一台车选择燃油车依然是许多消费者认同的观念。途观L燃油版车型提供三种动力版本,最畅销的当属尾标330TSI的2.0T低功率发动机搭配湿式双离合的组合。动力总成是大众多年以来非常成熟的方案,配合相对比较扎实的底盘调校,使得途观L的驾驶感受非常不错。
然而,由于国六排放标准施行后,大众不得不为280TSI及330TSI版本车型安装颗粒捕捉器,而330TSI版本的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较为突出,不仅是途观L,大众旗下的其他车型也深受影响。
当然,途观L也提供插电混动版本,但纯电续航仅有一个版本可选且里程较低(NEDC标准55公里),亏电行驶油耗也比DM-i系统略高。对比起燃油版车型在终端优惠后20万以内的价格,插混版车型即便在优惠之后也比宋PLUS最顶配车型贵一些。
综合来看,途观L的空间、品牌以及驾驶感受仍是上乘水准,但面对比亚迪DM-i系统的经济性和高性价比优势,多年以来途观家族“标杆”一般的价格标准如今也在慢慢倾倒。
说到“高半级”,紧凑级SUV市场的另一大霸主本田CR-V也刚刚换代,新一代车型的车身尺寸也全面增长。作为日系合资品牌在该细分市场的代表性车款,CR-V多年以来以全能的表现著称,居家实用的标签非常明显。而根据一些比亚迪销售人员反馈,在购车时也有相当多的消费者会在CR-V和宋PLUS之间做选择。
新一代本田CR-V的空间表现将更进一步,同时也将内饰升级为家族最新设计语言,虽然视觉效果上的确清爽不少,内部科技配置也有诸如车机系统等更新,但整体而言,还是有一些落后于时代的感觉。
至于空间方面,“本田魔术师”自然不会让消费者失望,尽管轴距在加长后仍不及宋PLUS,但实际体验感受仍然相当不错,保持了本田的一贯水准。在诸如后备厢等空间利用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解和优势。
另一方面,全新CR-V统一提供1.5T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后期也会引进混动版本车型。在动力方面,混动版本可以提供相当出色的驾驶感,但1.5T发动机版本则平顺有余,激情不足,虽仍可满足一般家用需求,但难称亮点。另外,刚刚上市的全新CR-V起步价来到了18.59万元,这个价格与宋PLUS DM-i两驱旗舰版相当,配置和功能性的差异足以让消费者选择后者。
总的来说,无论是本田CR-V还是大众途观L,尽管在燃油车时代取得了辉煌成绩,但结合当下的消费市场现状,如果还是依靠过去的成功方式,而没有与时俱进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车型的话,想要挑战新晋霸主比亚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主品牌虎视眈眈?
除了合资品牌以外,自主品牌中不乏潜在的挑战者。吉利旗下的星越L便是一颗新星。在推出雷神混动之前,消费者对星越L最大的担忧就是高性能的动力参数带来的高油耗,雪上加霜的是还需要加95号汽油。除此以外,星越L无论在外观内饰、乘坐空间还是驾驶感受方面几乎都挑不出毛病,是一款真正做到了越级表现的现象级车型。
但这样的产品表现仍然注定了它只能和上述的“旧时代霸主”们争夺市场,无法在经济性上打动消费者,也无法享受到新能源时代的政策照顾。因此,星越L的1.5T 雷神混动乃至于1.5T DHT插电混动版车型都相继面世,两者均搭载吉利集团最新的3挡DHT变速箱,技术不可谓不先进。但前者无法享受新能源牌照,后者的价格则高达25.37万元。诚然,超过200公里的纯电续航让星越L插混版车型站稳了高端定位,但想要走量的话,势必还需要一款定位稍低的车型。
与星越L类似的还有长安的主力产品CS75 PLUS,尽管两者的销量表现都不差,但相比上述车型,长安至今仍未为推出混动版车型,仅仅依靠燃油车型来争夺市场。虽然车型定价比比亚迪更低,但在消费者观念转变的当下,似乎并不足以更进一步。
此外,长安在销售渠道的整合问题上也衬托出比亚迪不易令人察觉的远见。在新能源子品牌深蓝推出后,长安急切地期盼效仿新势力的销售模式,在原有的经销商网络基础上完成门店的快速扩张,并要求原有的经销商积极配合。
然而,与传统经销商模式利益分配的巨大差异让深蓝的推进进度大大受阻,在笔者实地探访的经历中,长安和深蓝品牌共处一室,但被粗暴地一分为二。双方的服务模式和流程大相径庭,甚至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使得原本是同一家经销商的员工割裂为两个团队,彼此之间的交流极为有限。
尽管长安内部的转型速度不可谓不迅速,甚至在SL03交付前特意以内部员工做交付流程演练和试验,以小步快跑的模式跟上节奏。然而订单和交付分离的模式让传统经销商难以提起热情,这种困境也如实地反映到了深蓝远不及预期的交付数字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亚迪在意识到新能源的市场前景之后,果断地放弃本就奄奄一息的燃油车业务,将产品规划、生产和销售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新能源车型中。在本身技术积累相当深厚的背景下,结合精确的产品定位和明确的规划方向,新车型相继成为爆款也就毫不令人意外了。与此同时,比亚迪的销售网络也重新统筹,王朝和海洋双线并行,并先于很多传统车企一步落实订单制,打通下定和交付流程,为销量的快速爆发打下基础。
写在最后
每一个爆款的诞生,都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曾创下自主品牌销量奇迹的哈弗H6凭借着车型海战略和极高的性价比,在国内家用车市场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在SUV市场觅得了准确定位,从而成为一代“国民神车”。而比亚迪宋家族的爆火,则是在燃油车时代和新能源时代的临界点,凭借着一套兼顾经济性和补能效率的混动系统,借着政策红利的东风和规模化优势带来的高性价比,硬生生地打出只属于自己的一片市场。纵观它的对手们,不是没有及时转型,就是在价格上难以接近,只能看着市占率被不断蚕食。
同时,从哈弗H6到比亚迪宋,“国民神车”的定位也在持续走高,从十万级到十五万级,乃至于未来向更高端市场迈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亚迪宋已经达成了历史使命,下一款“国民神车”又会在哪一个价格区间诞生呢?宋家族的销量涨势仍然迅猛,它的巅峰水准几何?又有哪一款车具备挑战它的实力和机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点击加入车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