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或在年底建立新的AppleCar专案团队

汽车品评
10-10

文 字 | 汽车品评内容中心

设 计 | 小宇宙

据外媒报道,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据传苹果汽车团队将重启工作,并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对团队进行重组。

 

起先苹果专注于整车的研发,设计方向是打造一台没有方向盘的自动驾驶汽车。后来经过开发团队人员的数次洗牌,转而将重心放在完全自动驾驶软件上。根据业内人士与分析师的预测,这款或将改变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Apple Car,最早将于2025年推出。

苹果造车充满疑云,归根结底人事和路线是导火索。

自2014年苹果代号为汽车Titan(泰坦)的造车项目正式启动以来,作为智能手机巨头的苹果入局汽车行业便成为各界焦点。但八年内,随着几位项目核心成员的相继离职,长期的人事动荡,致使苹果的造车之路一筹莫展。此外,由于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整车制造路线间的摇摆不定,也让苹果汽车的项目饱经波折。因此,苹果汽车能否真的在2025年实现量产还有待商榷。

蔚来汽车 "NIO Berlin" 欧洲发布会于北京时间 10 月 8 日零点于德国柏林举行,面向欧洲市场发布 ET7、ET5 和 EL7 三款车型。

 

此外,因今年6月被奥迪在慕尼黑提起诉讼,指控侵犯了奥迪的商标权,为避免旷日持久的诉讼过程影响欧洲的用户利益,蔚来决定目前会在德国等欧洲四国使用EL7这一车型名称。而对于目前在德国仍在进行的相关商标诉讼,蔚来表示会继续应诉。

进退合宜才是闯出车型商标纠纷困局的最佳方案。

在瞬息万变的汽车行业,车型商标的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而这些案件中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车型商标多采用字母+数字的形式,显著性较弱,所以极有可能与他人产生冲突。

虽然遭遇侵权时应主动出击,但对簿公堂争取相关商标无疑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因此在衡量利弊后,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予以解决,不失为应对纠纷困局的最好方法。

日前,鸿海集团(富士康)通过其社交网站官方账号发布了Foxtron Model B的视频。此次发布的Foxtron Model B是一款两厢车,定位与大众的ID.3相似。

据悉,新车将会在10月18日年度科技日正式揭晓,并于明年会开启正式量产,在中国、美国和德国同步上市。续航预计可以达到500公里,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是借鉴还是东施效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先后入局,跨界造车俨然已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中的一股潮流,层出不穷的造车新势力们就呈现出大乱斗的现象。Model B作为一款两厢电动车,在设计、定位等方面与上汽大众ID.3十分相似,而在命名方面不禁会令人想起特斯拉。

因此,结合以上两点,新车一经发布便被网友质疑有 “山寨”的嫌疑。不过总体来看,虽然伴随着舆论与正义,但富士康的造车路已步入正轨,究竟会有怎样的市场反应,还需静待新车上市。

小马智行宣布与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AI LAB)开启合作,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无人车运营服务落地等前沿领域。

 

在合作框架下,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双方已联合打造基于上汽 Marvel-R 车型的全无人自动驾驶概念车,并在上海汽车博览公园举办的“无人之境”活动上亮相,为活动宾客提供无人接驳服务。活动上,“无人之境”示范体验区正式启动,成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的重要部分。

稳步扩大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将推动上海市无人驾驶政策落地。

事实上,根据资料显示,基于上汽AI LAB和小马智行共同研发的成果,此前便已陆续应用于各自的自动驾驶车队之中,并在上海嘉定开展规模化测试。双方此次合作不不仅是在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更将共同推动上海无人驾驶政策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