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能源请上自燃险,比亚迪汉EV也没逃过,新车上牌三天自燃

知嘹汽车
08-21

汽车/陈欣

8月16日,四川阆中一辆仅仅上牌3天的比亚迪汉千山翠在街边发生自燃。据车主透露,车没有被暴晒过,也没有发生碰撞,刚出车库开出来就冒烟了。该车才买了7天,三天前刚刚上牌。

从现场发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车辆起火位置集中在底部。消防人员利用专业设备为电池降温,成功控制住火势。目前,事件具体原因暂未公布。比亚迪尚未做出任何官方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阆中当日气温超过40度。不过如果是气温过高导致的起火,似乎也不太说得过去。毕竟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必然会在高速行驶中产生大量热能,40度不应该算是安全的一道界限。

网友也顺势开启了「调侃模式」。

比亚迪才是“自燃王”?

2022年一季度,国内接报的新能源汽车火灾共计有640起,相当于每天平均有超过7例的新能源汽车火灾,并且上升幅度高于交通工具火灾8.8%的平均增幅。

比较戏剧的是,各大网站上还流传着一份不知出处的统计数据,其中显示比亚迪的自燃事件高达36起。至于真假,由于无法查询到相关报道,故无法证实。

截止今年一季度,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891.5万辆,如此换算下来,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约等于万分之0.72。

这个数字高吗?还是以数据说话,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是万分之0.49,2020年是万分之0.26,2021年是万分之0.3。如此对比下来,今年的“成绩”确实增长有点猛。

自燃这件事,特别针对电动车?

并不是燃油车没有自燃现象。奥迪曾几何时也是“烧”的风风火火,不过燃油车自燃大多是旧车。原因无外乎都是因为两个:漏油、漏电。再往上追一层原因,则是线路老化或者电路老化。

汽车的燃油一旦泄露,遇到高温或者明火就容易发生自燃。尤其在夏季,燃油过滤器连接油管的部分,可能因为高温发生变形且变软的情况,为燃油泄漏创造了有利条件。

绝缘层破裂导致的漏电,是自燃的另一大元凶。点火圈、用电器等年久失修,老化的电线随着发动机温度不断上升,一旦绝缘层破裂或者短路,则会产生火花,引发自燃。

综上所述,燃油车的自燃是逃不过“老化”二字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之所以引发了大量用户的焦虑与讨论,是因为大多属于新车的自燃,并且其中不乏大量事件,是处于车辆静止停放状态下。在事故过后,车企也很难给出一个可靠的事故说明。这就加剧了用户的恐惧与焦虑。“死,好歹也要死个明白。”

说到最后

短期内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风险是很难完全规避的。我们不强行聚焦比亚迪,可以说这是电动车存在的普遍现象。

高售价、高保费、高维修,高贬值,现在还要加上一个高(自燃)风险。在这五个“高”面前,低电费显得愈发苍白。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