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指数
一周要闻
无法拒绝的价格?哪吒 S 发售
2022 年 7 月 31 日,哪吒公布了自家山海平台首款旗舰,哪吒 S 的正式售价:19.98-33.88 万。
哪吒 S 分别有 3 款车型 8 种配置,车型分别为增程式电动车型、后驱长续航车型、四驱赛道车型,对应的续航分别为 1,160 km、715 km、650 km。
配置则分为小版、中版、大版、激光雷达版、耀世版。「大中小版」可以理解为丐版、中配、次顶配,带有名字的版本直接就是顶配车型了。
哪吒 S 的长宽高为 4,980×1,980×1,450 mm,轴距 2,980 mm。从尺寸划分上,是一台 B+ 级的大车。尤其是 1,980 mm 的宽度,和 1,450 mm 的高度,让这整台车的宽高比来到了 1.36,这也是它整体姿态看起来非常低趴的原因。
在车辆外观内饰的颜色,还有轮毂的样式选择上,哪吒 S 给予的选项还是非常多的:
轮毂有多款:Star-星,形状像星星。Aero-气,封闭性更强,空气动力学更好。Force-韧,造型夸张,采用了锻造工艺;
哪吒 S 的外饰颜色命名很有趣,都是带有速度感的,有粒子蓝、闪影红、彗星白、星云紫、极夜绿、幻夜黑、蓬勃黄、猛禽棕、绝尘银九种;
内饰则充满了中国古代军事的风采,举例子:刺客黑、武士橙、铁骑灰等;
CEO 张勇对于哪吒 S 的销量要「保一冲二」。几个月前,有看到过哪吒给供应商的订单上的销量预期:EP40 也就是哪吒 S 的整体销量预测,在 2023 年,这款车整体销量预计会在 6 万辆左右,其中 715 长续会占据一半以上的销量,增程版本占 15%、四驱占 20%。当然,这个数据是早期估测,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快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从「哑铃型」向「纺锤型」演变,在 20—30 万的价格区间中,竞争愈加激烈:除了小鹏的 P7,还有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以及前几天刚刚发布的比亚迪海豹,再加上零跑的 C01,这个价位可选的车型越来越丰富。
当然,哪吒面临的不仅限于这个价位群狼环绕的价位区间有太多竞品。受限于体量,求好求全求快的三角关系里,总会有所取舍。在硬件参数上,目前看哪吒 S 已经达到了最主流的水平,也保有运动突出的特色,但后期拼长线的服务质量、ADAS 和座舱的软件能力,我们还需要时间观察。
向上进击的故事刚刚开始,哪吒勇气可嘉,但我们还要等等市场的看法。
较预售便宜 3,000,比亚迪海豹上市
2022 年 7 月 30 日,比亚迪海豹在下午的上市发布会上公布了正式售价,4 个版本的车型的价格都比原先的预售价便宜了 3,000 元,针对预售期间用户提出的需求和改进建议,比亚迪为全系车型标配了手动遮阳帘并且为 650 km 四驱性能版及其以上配置的车型赠送 iTAC 智能扭矩系统。
海豹四款车型的价格如下:
标准续航后驱精英型 20.98 万;
标准续航后驱尊贵型 22.28 万;
长续航后驱版 25.98 万;
四驱性能版 28.68 万。
仔细对比的话可以发现海豹的价格分布有很明显的针对性:28.68 万的四驱性能版和 25.98 万的长续航后驱版恰好一高一低处在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的区间,差不多的价格下提供更大杯的三电配置对于注重性价比的用户来说十分有诱惑力。
快评:
今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是冲击 150 万辆,海豹是比亚迪下半年冲击这一目标的核心车型。出色的三电,有竞争力的价格以及常州工厂蓄势待发的产能都为这台车的热销做好了准备。
深蓝 SL03 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情,对于比亚迪而言,这台车不仅是一个强对标竞品,同时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预警信号:比亚迪当前引以为傲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帮助 DM-i 在价格上打败了合资以及自主品牌的插电混动,在市场上独霸天下,但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第一例挑战成功的案例。
我说这个事情的目的并不希望比亚迪继续拉低价格和友商陷入恶性的价格战,而是希望比亚迪意识到三电支撑产品销量的时代不会持续太久,及早补足目前短板才能让比亚迪继续以头部玩家的身份站在下一阶段的舞台上。
16.89—21.59 万,深蓝 SL03 发售
7 月 26 日,长安深蓝在车型的上市发布会上公布了 SL03 的正式售价:增程版 16.89 万,515 纯电版 18.39 万,705 纯电版 21.59 万。
在价格公布之前,长安深蓝在 26 日上午提前公布了最终版的车型配置表,而深蓝 SL03 的配置表是我印象中最快看完的一份配置表。三个版本之间除了动力配置,其余舒适性和功能性配置几乎一致,代表「标配」的实心黑色圆点三排并列从头一直拉到尾。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内部配置,长安深蓝 SL03 的三个版本均标配座椅加热和座椅通风,即便在自主品牌中也很少见到 20 万区间的车型把座椅通风做成标配,此前意向用户对于增程版车型没有座椅通风的疑虑也就此打消。
深蓝 SL03 此次车型有增程、纯电和氢能源三种动力形式,面向消费市场走走量的版本主要还是增程和纯电。除去上述聊到的功能和舒适配置,其实增程和纯电两个动力形式的三个车型配置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首先是动力,三个车型采用了两个不同型号的电机,纯电长续航车型和增程车型用的是 160 kW 永磁电机,反而是小电池版本纯电车型上使用了 190 kW 的电机,三个车型的加速分别为:5.9 秒、6.9 秒、7.5 秒。
然后是电池,两个纯电车型的三元锂电池容量分别为 58.1 kWh 和 79.97 kWh,容量上和竞品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纯电续航也分别超过了 500 km 和 700 km。
相比之下增程车型 28.39 kWh 的电池是个小惊喜,结合 13.1 kWh 的电耗,其 CLTC 纯电续航可以超过 200 km,对比竞品有一定优势,对于每天长距离通勤的用户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实现低价位大电池的关键之一是增程车型采用了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而且磷酸铁锂的高循环寿命在插混车型上也成为了优势项,合理且聪明。总之,深蓝 SL03 的纯电 + 增程的三个版本在配置上都有很多用户视角的思考,而且售价和配置在横向对比下都很有竞争力。
快评:
国内新能源市场这两年的飞速增长中,自主品牌是其中最耀眼的一股势力,除去蔚来、理想、小鹏为首的新造车企业,传统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转型也是如今的大热潮。
眼看比亚迪、吉利、长城、上汽、北汽、东风、广汽等企业纷纷拿出自己的新能源产品,长安这两年的动作相对低调不少。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后来者,深蓝 SL03 最后在综合产品力和价格上都十分有竞争力,并且用新能源的形态难得地填补了我们汽车市场上一个长期的缺口——后驱 B 级运动轿车。而发布会后 33 分钟订单破万对于长安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褒奖。
发布会上长安深蓝官方表示接下来还会在 EPA1 平台上推出 6 款新车,其中深蓝 SL03 的 SUV 姊妹车型的外观专利图已经在网上曝光,参考行业过往的规律,这台车的售价应该比同配置的轿车贵 3 万左右,而按照目前 SL03 的产品属性和配置,这很可能又是一台潜在的爆款车型。
蔚来充电桩建设总数突破 10,000 根
7 月 29 日,随着蔚来深圳曙光科技大厦超充站投入运营,全国蔚来充电桩总数已突破 10,000 根,覆盖 269 座城市。
蔚来通过目的地充电站和超充站的组合布局,满足用户不同的场景下的充电需求。2018 年 8 月 22 日,蔚来首座目的地充电站在成都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建成 821 座目的地充电站,4,980 根目的地充电桩;2019 年 7 月 9 日,蔚来首座超充站在苏州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建成 936 座超充站,5,091 根超充桩。
蔚来充电桩向所有新能源车主开放,已累计提供超 9,600,000 次充电服务,日均服务超 30,000 次,其中超过 80% 的充电量服务于非蔚来品牌。蔚来 App 内的充电地图及「加电」App 目前已累积超 95 万条真实的用户加电评论。
快评:
7 月初蔚来换电站的数量突破 1,000 座大关,7 月末蔚来充电桩数量突破 10,000 根大关。
往后随着今年三季度 ET5 的交付开始,蔚来自己预测将会迎来大批量的车主,届时也将对充换电体系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所以蔚来不得不在补能体系上继续铺设来维持服务体验。
在此前 7 月 6 日,蔚来召开了 NIO Power Day 2022 沟通会,会上蔚来不仅分享了对补能体系建设的思考,还透露了接下来 NIO Power 的规划。
其中就涵盖了蔚来新一代超快充和第三代换电站以及 800 V 电池技术。
蔚来新一代超快充,最大功率达到了 500 kW,其中峰值电流为 650 A,与特斯拉的超充桩一样属于大电流的方案。将会于今年年底,同时在国内和欧洲市场开始部署。
第三代换电站以及 800 V 电池技术。将会在今年年度或明年年初开始部署,据透露截止到目前三代站的研发已经接近尾声了,正在进行样站的测试工作。相较二代站,三代站会有具有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效率,更加灵活的布局,以及兼容更加广泛的车型和电池类型。
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在 ET5 交付的同时,蔚来的补能体系到底会有哪些地方的提升。
大众集团发布上半年财报,纯电汽车销量增长明显
7 月 28 日德国时间上午 9 点,大众集团发布了上半年财报,此次财报会由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及首席运营官 Arno Antlitz 主持。
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的汽车销量为 400 万辆,同比下降了 14% 。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 2% ,达到了 1323 亿欧元。
不计入特殊项目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 16% ,达到了 132 亿欧元。利润率达到了 10% ,税后利润达到了 106 亿欧元,同比增长 25.8% 。
从纯电动车销量的表现来看,大众全球纯电车型上半年的交付数量同比上升了 27% ,占整个大众集团销售的 5.6% ,而去年仅占到了 3.4% 。
快评:
大众集团作为传统厂商中的新能源转型先行者,从 ID 系列各个车型发布交付以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大众表示,将继续优先投资纯电动技术和软件,有信心在第四季度将纯电动车的份额能提升至 8.3% ,来全年实现 7—8% 的市场份额。
大众还透露,从第二季度开始,由于纯电动车的需求增长迅猛,大众已开始在德国埃姆登工厂和美国查塔努加工厂加速生产 ID.4 汽车。
而今年下半年,随着芯片供应紧缺状态有所好转,和订单需求旺盛的利好,大众预计下半年汽车生产将正常化。
但由于俄乌冲突、能源供应和新冠疫情等不确定影响,大众也表示将保持谨慎态度,继续向新能源方向快速转型。
虽然最近原首席执行官迪斯的离职,对大众集团有着一定的影响,但鉴于当年提拔 Arno Antlitz 的正是迪斯,相信大众还是会坚定不移地向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