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行业】“广汽已经不是原来的广汽了。”作为一名90后,在广州土生土长的阿黄告诉有车以后,“现在是,钮钴禄·广汽”。
5月,广汽集团实现销量达18.3万辆,环比增长47.3%,跑赢大盘;1—5月,累计产销分别为91.9万辆、9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7%和6.4%。其中,两大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累计销量分别为13.6万辆和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120.4%。
2021年,广汽集团实现营收4298亿元,利润总额262亿元,工业总产值3500.1亿元、广州在地产值3269.7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176位。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标杆企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攀升。
觉醒并非偶然。“广汽集团的革新一直没停过。”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广汽集团就围绕管理层,进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时至近日,广汽集团对外公告新一轮职业经理人选聘结果。其中,新聘任郁俊、郑衡、閤先庆为副总经理(职业经理人)。
广汽集团表示,随着此次新聘任三名副总经理(职业经理人),集团新一届职业经理人选聘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后续广汽集团董事会将会依照签订的合同、业绩责任书等具体考核指标对职业经理人进行考核。
“你我皆黑马”
广汽集团官方账号内,有一条微博是这样写的:“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这是它的“匠心日历”,也是自我勉励。
将时间线拉长,可以发现,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广汽集团的生产经营都备受压力。
2018年车市失速,下半年自主品牌销量大面积下滑成为当时每月报道的重点。在这一年,广汽集团年销虽逆势上涨7.34%,高达214.79万辆,但也未能逃过第二年的下跌大势,同比下滑3.99%至206.22万辆。
伴随公司销售疲弱、库存积压,广汽集团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各项指标均出现了全面下滑。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在2019年半年报开篇致辞中直言,“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顶住压力,克难前行”。
“克难”从体制内开始。早在2018年7月,广汽集团就成为广州市首家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的市属国企,后续以内部转聘、公开招聘等方式先后完成了3批共8名职业经理人的选聘。
据了解,目前,除董事长、专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外,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转为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任期三年,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在经营层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和分配制度,制定了“薪酬与业绩双对标、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机制,落实职业经理人“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刚性兑付原则、“增量业绩、增量薪酬”的市场化薪酬分配原则和差异化岗位薪酬原则。
“职业经理人改革是广汽集团为应对市场挑战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广汽集团表示,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制定了46项改革任务,各项已于2021年底提前完成。
从财报数据来看,改革的种子已开花。2021年广汽集团无论是营业总收入还是营业收入,都创下近5年来的历史记录。
其中,汇总口径的营业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297.5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8.66%;营业收入继2018年后,再一次突破700亿元,以19.76%的增速,达到751.1亿元,是近5年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3.35亿元,同比增速22.95%,一举终结了前两年的负增长颓势。
站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看到广汽集团全面市场化的决心和效果,而这也迅速投射进资本市场中。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90天内共有24家机构对广汽集团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1家,增持评级3家。市场依旧看好。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企业未来走向,最大的影响是团队。
结合本次三位大将的履历来看,即便是不一一详述其业绩数据,也能从年限、任职情况来感受到这实打实的咖位重量。
据公开资料显示,郁俊为现任广汽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业务本部本部长,中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广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广汽乘用车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执行副总经理,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
郑衡现任广汽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执行副总经理,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曾任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董事,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广汽商贸有限公司董事。
閤先庆现任广汽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商贸事业本部本部长,广汽商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同方环球 ( 天津 ) 物流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董事,五羊 - 本田 ( 摩托 ) 广州有限公司董事。
2009 年加入广汽集团后,先后担任广汽本田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兼销售部长、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广汽商贸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董事、总经理。
体制革新、能者上位,但有这些还不够。广汽集团的未来增长来自哪里?
“未来广汽集团通过累计投入850亿-1000亿元资金,实施研发和产业化重大项目,实现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行业领先,将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群。”
今年1月,广汽集团 董事长曾庆洪透露,广汽正在实施科技广汽“1615战略”布局,到“十四五”期末挑战年产销量350万辆,全集团汇总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利税总额超660亿元;力争到2035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
“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方面的重大项目”,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集团全年研发投入超52亿元,新增专利申请2580件,其中发明专利1108件,累计专利申请10620件。
3月22日,广汽集团对外宣布,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用以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智慧高效能源云平台,推动研究储能系统技术、“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
正如广汽集团微博所写,“遍历山河人间值得,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时代机遇的风口下,我们开可以看到,集团正瞄准风口,以技术扎根,用集团体系力作后盾,蓄力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