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延期,重磅新车却依然如期而至?

汽车Fun
04-21


预计4月21日举办的北京车展由于疫情原因,已经宣布延期。但目前几款最为重磅的车型——全新奔驰EQS纯电SUV、全新宝马7系/宝马i7、全新雷克萨斯RZ,却依然如期来到我们面前,只不过是以线上的形式。那么这几款车到底有什么亮点呢?跟随汽车Fun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一、奔驰EQS纯电SUV


 

超过5米的车长、超过3.2米的轴距、第二排标配舒适进出系统、还可选三排7座,这台全球最贵、也是全球最豪华的大型纯电SUV,就是奔驰交出的标准答案。

所以在豪华配置上,奔驰也把目前最顶级的技术放进了EQS纯电SUV中,也让其成为了首款搭载杜比全景声系统及柏林之声环绕立体音响系统的奔驰量产车型。进入车内,首先感受到的除了扑面而来的6号含羞草专属香氛之外,就是这块长达1.41米的MBUX超联屏:它把主驾驶仪表、中控显示屏和副驾娱乐屏成功连为一体,在座舱豪华之余也提升了整体的科技感。
坐在主驾驶之后,还会发现挡风玻璃下77英寸的HUD平视显示系统能够显示足够丰富的驾驶信息,还配备有AR实景穿越功能。结合导航系统,即使是在重庆也不会迷路,非常方便。

 

此外,总共7种的内饰配色、以及2种风格的内饰座椅不仅乘坐起来足够舒适,也让EQS纯电SUV多了几分私人订制的味道。配合EQS纯电SUV的四分区空调系统和其过滤99.95%异味的HEPA滤芯,真可以说是营造出了足够高级的豪华氛围。
而在硬件方面,奔驰也不遗余力地给EQS纯电SUV提供了标杆级的水准。其高达107.8kWh的电池包能够在450+后驱版上提供高达660公里的WLTC工况续航里程,而580 4MATIC车型则拥有400kW的峰值功率输出。最高10°的后轮转向,让EQS纯电SUV的转弯直径只有11米,差不多是一台大众高尔夫的水平,所以在市区也不用担心车身太大不够灵活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EQS纯电SUV的四驱系统能够以每分钟1万次的频率监控和调整轮上扭矩,搭配连续可变阻尼的空气弹簧,能够让车身姿态更加稳健。在越野模式下,空气弹簧会把车身抬高25mm,进一步提升通过性能。这也让EQS纯电SUV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越野能力,尽管几乎没有人会开着它去越野。

 

一句话总结:纯电豪华标杆,还得看奔驰。


二、宝马7系/宝马i7


 

对奔驰EQS,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真棒真豪华,但对宝马7系来说,舆论可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十个人里面得有九个人说它丑,剩下的一个已经去旁边开吐了。

先交代一下背景。这一代的宝马7系底盘代号G70,和纯电的全新宝马i7共用车身,因此在外观上的差别微乎其微。但两者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硕大的双肾进气格栅+分体式大灯、搭配高车头高窗框的设计:前者是为了满足欧洲最新的碰撞法规要求,让机盖覆盖在大灯上方,来保护行人;而后者则是由于CLAR平台油电共用的特性,为了弥补宝马i7位于底盘的电池的高度,强行给燃油版的宝马7系车身抬高。由此也让这一代的宝马7系的侧颜,更有了几分小劳斯莱斯的观感。

至于说像小劳斯莱斯,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一代的宝马7系车身尺寸在旗舰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做了加长,并且仅提供长轴距车型。这比起上一代长轴距版7系的5273mm还长了118mm,来到了5391mm!接近5米4的车身,也让整台车有了更多的威严和厚重感。而宝马标志性的霍夫迈斯特拐角也依然有所保留,在镀铬后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座舱中上个时代多按键的中控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已经因为联屏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简洁。而两辐式方向盘也再次回归,不再侧重运动型的营造,而是倾向于简约和豪华。虽然没有奔驰MBUX的超大联屏那么夸张,但中控屏幕的功能性却要强出很多,显得宝马还是那个为驾驶而生的宝马。
最为关键的其实是后排:头顶一块31.3英寸的8K影院级屏幕无论是观影还是展示都无与伦比,而上个时代的遥控器也简化成了左右车门扶手上的两块触摸屏,科技感和逼格直接拉满。 

 

聊完了设计,我们最后聊一聊动力参数。宝马7系目前发布了三款车型,搭载B58发动机的730i峰值马力为286匹,740i则是380匹。这两款车均可搭配48V轻混系统,在低速区间能为车主节约能耗。而针对北美地区也推出了760i xDrive,为了满足排放法规和油耗法规,由上一代的V12发动机降级为544马力的V8发动机。
而宝马i7则只提供xDrive60一款动力,采用前后双电机的四驱布局,峰值功率可达544匹马力,0-100km/h仅需4.7秒,极速可达240km/h,据说未来还会有入门级的后驱版车型及更强大的M车型加入。电池容量则为101.7kWh,在WLTP工况下的续航可达625公里。

 

一句话总结:被法规压制的妥协之作,却依然展示出了宝马的最高水准。


三、雷克萨斯RZ


相比于奔驰、宝马发布的旗舰级车型,雷克萨斯RZ似乎显得有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但其实它同样是雷克萨斯品牌的一款重磅车型: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首款专属纯电车型。

 

雷克萨斯RZ基于丰田最新的e-TNGA平台打造,而其带来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为了布局三电系统,整个车身的设计都要进行调整和变化。内在是为了保护电池包不受碰撞事故的冲击,同时提升座舱内的乘坐空间;而外在则是赋予设计师能够更加大胆地发挥空气动力学套件的功效,也会比之前的造型更加科幻。
因此从设计来看,全新雷克萨斯RZ的外观线条比起现款NX来说更加丝滑流畅。在没有了发动机之后,此前标志性的纺锤形前进气格栅已经进化成了“纺锤形车身”,甚至雷克萨斯RZ大胆地将这块不能打开的“前进气格栅”和机盖车顶融为一体、并且用双拼色的车身做出了视觉上的突出,更有新时代车型的科技气息。

 

而得益于e-TNGA平台的空间优势,雷克萨斯RZ可以把车轮尽可能布局在车身四角,搭配20寸的大尺寸轮圈会让视觉看上去更加紧凑、也更加运动。小溜背的造型搭配双色的车顶,也进一步提升了雷克萨斯RZ的视觉观感。但值得一提的是,从车尾看上去依然能发现一些电池包布局在车内的“秘密”,偏高的座舱还是会有些略显臃肿。

 

而进入车内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全新设计的异形方向盘。其采用的“缰绳”理念希望让人们在驾驶一台车时能够像骑马一样人车合一,因此方向盘也打破了固有的造型,试图纠正人们开车常握12点的握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车时的视野。
因此整个座舱也采用了极简的设计语言,并没有现款雷克萨斯LS上凌光切子、鹤羽折布之类的繁复和日式豪华,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线条和各种环保材料。或许是为了做出补偿,雷克萨斯在RZ上首次使用了腿部加热装置来提升舒适度,而变色的全景天窗也能在防晒的同时,让座舱的空间更为开阔通透。

至于性能方面,雷克萨斯RZ由于纯电平台的基础,能够获得更加轻量化、更加高刚性的车身以及更加合理的前后重量分配。而Steer by Wire可变比电子线控转向系统,也能让车辆如听话的马儿般易于操控。再配合DIRECT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无论是在越野路面还是在某些极端的脱困条件下,都能提供强大的通过性能。
只不过在动力方面,雷克萨斯RZ没有采用欧洲品牌和自主品牌惯用的大功率电机,而是相对有些慵懒:前电机150kW、后电机80kW的峰值功率输出更像是同门的3.5L V6自然吸气发动机,响应非常跟脚也非常线性,而不像那些暴躁的“4.0T”一样难以驾驭。

 

总的来说,雷克萨斯RZ还是那个雷克萨斯的风格,在易于驾控的同时,更重视在细节处体现舒适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