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努努力,再拼一单嘛,不拼怎么赚钱啊?”那天我坐在回家的网约车里,听到司机跟同是开网约车的伙伴这样说道。
“现在的日子不好混咯,如果你不及时抢单,这一天下来,可能不光赚不到钱,还要倒贴钱。”司机从后视镜里瞥见我好奇的眼神,顺口解释道。
车辆启动,城市的霓虹在我们身侧向后飞驰,车内手机提示音响起:“平台提醒您后排落座,系好安全带,本次乘车将全程录音,以保障您的出行安全……”这两年来,政策法规促使平台不断整治网约车乱象,乘客的出行安全愈发引起重视。
但同时,网约车的资本在退潮,平台的生存压力转而移到了司机们的身上,在“车多客少”、“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的桎梏下,网约车司机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不滑坡,不得不以增加跑车时长,工作的疲惫度大大增加,幸福感荡然无存。
但好在,总有人会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切,关注这一群体的忧与欢,重庆幸福千万家董事长刘金良就是其中之一。
高管再“创业”,不忘初心回归服务
提起刘金良这个名字,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会是“前吉利汽车销售掌舵人”和“曹操出行创始人”这两个名号,这位在新能源汽车与共享出行领域有诸多建树的经理人,原本可以在舒适的港湾内快意人生,却在2022年变换赛道,一头扎进了出行服务业,奔走在为网约车司机“创造幸福”的道路上。
事实上,刘金良的“服务业”情怀,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大学毕业后,他先在五星级酒店工作了六年。
“五星级酒店的工作经历,教给了我很多东西。”采访时,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即使后来离开了酒店,从事摩托车销售、汽车销售、共享出行等行业,他也将所积累的服务知识与经验融入其中。多年过去,兜兜转转,刘金良总算又回归到了服务行业。
对他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网约车司机陷入窘境,“幸福家园”应运而生
“幸福千万家”是什么?
顾名思义,就是为几百万的网约车司机打造专属于他们的幸福家园。
“出行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以服务乘客为本。司机和车辆是运力根本,只有服务好司机和车辆,才能服务好乘客和用户”,刘金良耐心地解释道,“这就像只有服务和管理好外卖小哥,才能让顾客吃上及时放心饭菜一样。”
智联化时代,网约车的市场在不断扩张,却鲜有人关注网约车司机的境况。他们起早贪黑,三餐不定,在逐渐“内卷”的网约车市场里拼时间、拼精力,甚至拼上了个人健康,多少网约车司机因为这份工作患上了颈椎病、腰椎病,因为长时间坐在车里,司机迫不得已经常憋尿,患上前列腺疾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都高。
去年,一则《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引爆全网,引得无数人与其共情,人人都道外卖小哥谋生之艰辛,而网约车司机又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司机说,自从干了网约车,离社会和家庭越来越远,除了看手机抢单、开车,什么生活都没有,已经变成了‘工具人’,变成了给网络打工的‘现代包身工’。”
而逐渐走高的抽成,反向滑坡的运价,使得网约车司机深陷恶性循环中。这样一幅幅底层人民艰苦求生的画面,刘金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好的服务,那我们是不是愿意做服务别人的事情呢?”
一心干好“服务”这件事,企业家的人文关怀
“服务别人的事情也是一个很伟大的事业。”这是刘金良自己给出的答案。
也有很多人劝他,“干嘛要做服务司机的事情?服务他们是很难的。”
可在刘金良眼里,网约车是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如果我们能成为他们的守护者,这将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而且,现在还没有人这样做。”
他告诉我们,现在的服务业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如何挖掘人们潜藏的需求,二是如何让被服务者反馈他们的意见。
“有96%的人接受服务以后,他就算是不满意也不说的。”用户不发表意见,服务就难以升级,这是刘金良想要传达给员工、司机和运营商的要点。
说到这里,刘金良提到了他原先在吉利汽车做营销的日子,“我经常跟我的营销团队讲,永远不要和用户斗智,一定要认为你的合作伙伴,或者你的用户,无论是乘客还是消费者,永远都是比我们聪明的。”
在刘金良看来,只有跳出与用户“斗智斗勇”的思维框架,才有可能做到真正倾听需求。
另一个要避免的是“两幅面孔”思维。刘金良点出了一个比较不友好的行业现象,运营商在维修车辆时,如果碰到的是私家车司机,会热情以待,如果是出租车司机或网约车司机,便兴致索然,态度一般,这并不利于出行业态的健康发展。
所以他要求每一个愿意和“幸福千万家”合作的伙伴,必须要秉持相同的价值观,即尊重每一个司机,倾听每一项需求。
刘金良认为,网约车司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足够的尊重与倾听基础上的。
五化两点一体系,网约车司机的“第二个家”
如何让“幸福”二字成功落地,刘金良心中已经描绘了一幅蓝图。
他指出,接下来的出行服务行业,关键要做到“新五化”:合规化、透明化、专业化、规模化、定制化。
“合规化”要求司机、车辆、平台等三大主体要合规,“透明化”则要求各方面的资金流动透明公开,具体是“车子多少钱?金融解决方案是什么?月供多少钱?利息多少钱?本金多少钱?抽成多少钱?平台佣金多少钱?司机得到多少钱?充电多少钱?……”
刘金良一一列举,把能想到的部分全说了个遍,在他看来,让司机清楚地知道资金流动状况,有助于营造一个公正、明朗的营运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打消他们的顾虑。
“专业化”要求企业进一步深耕出行服务,“规模化”则是让专业的出行服务扩大并形成合理的系统脉络。
至于”定制化”,刘金良解释,出行行业对出行用车有着特殊的需求,为出行而生的车,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他期待幸福千万家尽快打造一辆幸福 1 号车型。
“说到这里呢,你可能不一定理解这个商业模式”,担心我们没听懂,刘金良向我们解释了“幸福千万家”的两个支撑要点。
第一点,它区别于主流网约车平台以及聚合平台等,幸福千万家只开发司机端APP,将全部的资源都投入到司机服务中去,为各个出行平台(含聚合平台)提供“精神饱满、状态良好、服务周到”的“幸福运力”。这样一来,既能确保服务对象聚焦为网约车司机,又能避免和乘客出行平台产生利益冲突,按刘金良的话来说就是“打造一个专业、专注、专心的运力供给平台”。
第二点,“幸福千万家”的主攻方向是线下服务。线上与各大平台的对接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而线下,通过在各区域建立“幸福家园运力服务”中心,提供司务服务和车辆服务,达到为司机服务的核心目的。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据刘金良描述,“大概每超过1000辆车入网,就需要建设一个 ‘幸福家园运力服务’中心,还要匹配若的辅中心。”
虽然工程量巨大,但“幸福家园运力服务中心”作为司机幸福感的来源与风雨漂泊的栖息地,每一个细节都要处理到位。在刘金良看来,这是一种幸福传递,司机只有感到幸福了,才能为乘客提供幸福的服务,整个中国大出行市场都需要这种“幸福运力”来支撑。
在满足上述“五化”和“两点”后,“一站式服务生态体系”是“幸福千万家”的最终目标。刘金良期望构建的是一个真正可以被称为“司机的第二个家”的平台,基于这个体系的建立,未来提供给司机的服务还会更具体化、细致化。
社会型企业也盈利,独特价值前景高
面对我们提出的疑问——“幸福千万家”的落脚点是解决社会问题还是盈利?刘金良毫不避讳地回答:“‘幸福千万家’一定是企业化运营的。”
他向我们普及了一个概念,“社会型企业”(Social Business),其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推动社会整体向上,但本质上还是生存与盈利。
前文也有讲到,“幸福千万家”并不会去竞争用户端,它要专注打造专业的、开放的司机服务生态系统,后者有点类似于软件生态里的安卓或鸿蒙OS,虽然不在对C端主赛道上,但依旧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伴随着服务生态的逐渐成型,还将会有不断的新业务和发展模型紧跟而来。
同时,刘金良也表示,汽车正在变成一个带电池的“智能移动空间”,未来的汽车模式将会更偏向于娱乐性,并且对汽车出行服务有更高的要求,而“幸福千万家”正瞄准这一点,致力于提升用户的幸福感和快乐体验。
像吉利帝豪EV-Pro,就是“幸福千万家”基于当前行业情形与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仔细斟酌后选择的产品,其在续航、性能、品质各方面都紧贴目前出行市场需求。
刘金良的眼界并不局限于当下,被问到如果步入“无人驾驶”时代,“幸福千万家”是否还会存在时,他非常肯定地回答:
“依然会存在。”
“无人驾驶时代,车子仍然需要补能、维修保养、清洁卫生,网约车还额外需要调度服务。只要有服务需求,幸福千万家就会一直存在。”
写在最后
正如刘金良自己所言,“‘幸福千万家’既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大出行商业创业项目,同时也是未来智能化出行的一项长周期的‘新基建’项目,更是一项有价值有远景的‘幸福工程’。”作为创始人,刘金良的服务情结和他对广大网约车司机工作境况的关切,是“幸福千万家”的起点,而其不俗的远见卓识与强大的领导执行力,将助力“幸福千万家”的发展规模与业务水平一路攀升。
“赋能千万司机,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这是刘金良的立业核心,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