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件事,证明2月车市不止跌跌不休

凹凸万事屋
03-17

文 | 舒舒


数据面前,一切场面话咱们都可以略过。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 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25.0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下降39.9%;1-2月份累计销量332.8万辆,同比下降1.6%。


从乘联会给的2月厂商销量榜来看,一大票跌傻了的,14家车企同比下滑,上汽大众、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北京奔驰、上汽乘用车、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均跌超两位数。


你以为这是最黑的黑夜?其实不然,尽管疫情当下芯片惶惶,但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光明的眼睛,一切就不再那么黑暗。


有跌有涨,健康成长


从乘联会给出的详细数字来看,下降主要存在于环比,主要下降的细分市场是轿车领域,整体轿车市场2月份销量为59.7万辆,同比上涨6.1%,环比下跌40.4%。



有一说一,2月从来不是卖车的好季节,尤其今年的2月1日正逢春节,谁大过年去买车,要买的要么年前买了欢喜回家过大年,要么年后看着这个疫情和油价开始小算盘连连,尤其后来还有了时局动荡的事,关心基金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思娶个费钱的“小媳妇”回家。


但即使大环境这么触底,2月销量的同比还是统一增长的态势,看着上图四个向上的箭头,这不是光明是啥。


再扯个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月份,汽车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0%,而且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自1月起连续两个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简而言之,汽车同比已经是稳中有增,不错了。


春风吻尽新能源


如果说大盘的走势是黑夜中透着微光,那么新能源领域就是初升的太阳,要是基金股票也像2月新能源的涨幅该有多好。


根据乘联会给出的数据,2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7.2万辆,同比上涨180.5%,环比下降22.6%,2月份的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了21.8%,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3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之后类似“燃油还是电动”的选题不好写了,人人都知道燃油车有轰鸣,有情怀,有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事故和故事,但市场销量摆在这里,新能源的车轮滚滚而来,碾轧上燃油车是必然了。


尤其是在这个95加满可以拉横幅的时代,作为一个忠实的燃油车拥护者也忍不住掩面哭泣,我坐在燃油车座上的屁股也快不稳了。



这个春天更属于插混


新能源涨到不行,插混更是涨到不行。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月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7.5万辆,同比增长3.4倍,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1-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16万辆,同比增长2.5倍,增速同样远超纯电动汽车。


其实在过去七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增长了近3倍,2016-2021年,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销量从9.8万辆增长至60.3万辆,需求扩大了6.2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未来的5-15年内,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将进入较快的增长时期。


当然,就算没有这个官方预测,从我们的出行习惯和出行现实角度来看,当前插混就是最好的选择,谁不喜欢又省油又好开还送小绿牌的车车呢,当然,如果售价与燃油版无二就更好了。



自家的市场份额还是最大,我骄傲


根据乘联会数据,2月TOP15车企合计零售销量94.6万辆,市场集中度为75.2%,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车系零售结构来看,主要就是德系、日系、美系与咱自家的自主品牌。


德系主要是三家,2月市占率为17.7%,较上月下降5.8%;日系主要是五家,市占率为22.5%,比较上个月上升了5.9%;美系仅一家,市占率为5.8%,与上月基本持平;自主品牌市占率为29.2%,较上月下降了0.8%,基本保持稳定状态。


大约我是个自主品牌拥趸,所以看到这样的成绩还是会忍不住微笑,说上一句“未来太可期了”。



漂洋出海去卖车,还越卖越多


文章开篇提到总体销量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其中的增长原因除了新能源大幅增长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汽车出口起到的积极作用。


2月,汽车企业出口18万辆,同比增长60.8%,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具体到细分车型,乘用车本月出口14.6万辆,同比增长72.3%;商用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25.4%,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贡献度高达52%。



回想近几个月,的确许多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们都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大幅在海外铺开,拿上汽来说,根据上汽乘用车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其2月海外出口2.8万辆,同比增长243.4%。


前段日子我还和朋友讨论过一个话题,冰岛还需要那么多电动车吗,说着说着我们都笑了,但出口挖掘海外市场的确是良策。


你才开始真正认识比亚迪


2月份的销量成绩单一出,给比亚迪单开一个版面专门夸一通都不为过,涨势堪称坐飞机,别家都还在努着力气不跌呢,比亚迪用销量告诉众人,不好意思可能我这才开始。


这股新能源东风一吹,也直接给比亚迪吹进了各个榜单,2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的车企排名,比亚迪直接排了第三;零售更是直接第二,了上汽大众;放在自主品牌里面,比亚迪直接成了新“一哥”,这天隐隐似乎要变了。



数据显示,2月份比亚迪整体销量为9万辆,同比增长336%,这样的增长幅度主要来自新能源车型,其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7万辆,同比增长764.1%。


具体到细分市场的车型榜单你们就明白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了,好比2月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秦排了第四,销量24501辆,同比增长1289.7%,其他14个入围榜单的车型最高增幅不过是凯美瑞的64%,还有几个跌的;而在2月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中,除了宏光MINI坚挺在第一之外,后面三名全是比亚迪,比亚迪秦第2名,比亚迪汉第3名,比亚迪海豚第4名,霸榜是什么,这就是了。



最让人诧异的还得是2月份的SUV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宋排了第一,2月销量24532辆,同比增幅298.8%,本田CR-V排第二,哈弗H6排第三,特斯拉Model Y只能第四了,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大约,本田在苦涩,哈弗也有点亚历山大。


回想起前几天比亚迪宋Pro DM-i刚刚正式上市,还有海洋系列和驱逐舰系列车型在赶来的路上,比亚迪含着眼泪跌跌撞撞在新能源路上走了这么多年,这个春天终于彻底属于它了。


这就颤颤巍巍打开我的股票再看看比亚迪的价格。


轿车市场滑了,合资得背点锅


尽管是销量不好的2月,轿车仍然卖了59.7万辆,依旧是汽车领域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整体数据来看同比上升6.1%,环比下降40.4%,这个环比跌幅也是几大细分市场中最大的。


瞄一眼榜单就不难得出结论,是合资车型有点乏了。



从我几年前研究销量开始,轿车排行榜就总是老几位,尤其是轩逸和朗逸,用我们行话来说就是“常青树”,但尽管是常青树,它们的跌幅也不可小觑,而且以往经常排在第三名的速腾直接跌到了第十,这在之前很少见,倒是卡罗拉1月份都没进前十,这其中原因主要是连续几个月车源一直很紧张,供应跟上之后,又加上TNGA架构的市场适应期过去,这次直接冲进第五名。


记得刚入行写轿车这部分销量时,经常会写到“帝豪是唯一一个进入轿车排行榜的自主品牌车型”,而到了今天,宏光MINI只比第二名新朗逸差了不到六百台的销量数字真是看得人颇为心头一热,比亚迪秦一骑绝尘同比超一千二的涨幅更是让人不由得揣测,3月的轿车排行榜会不会出现什么前所未有的大变动。


大爷还是大爷,只是需要抻抻腰


从厂商排名去说,一汽-大众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都还稳坐冠军,批发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6.8%,其中一汽-大众奥迪的稳定增长是它稳坐冠军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奥迪涨得好,BBA豪华车企的2月排名也发生了变化,奥迪以39058辆的成绩升至第一,宝马37001辆位居第二,奔驰销量为32685辆保持排在第三。


上汽大众这边,2月销量为9.1万辆,同比激增79.4%,目前看来,上汽大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今年回暖明显,这主要归功于ID.系列销量的稳步提升,与其主销车型如朗逸、帕萨特、途观等重回市场热销状态有关。


总之是南北大众加在一起,你看,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偶尔腰酸了抻一还是能挺拔起来的。



日系也回暖了


在2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之前日系销量低迷有一阵子了,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疫情芯片供应不足,但现在来看已经恢复不少元气,尤其在2月的批发销量榜单中,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和东风本田三家日系车企入围销量排行前十。


表现最好的是东风日产,销量为8.5万辆,同比增长48.6%,扛把子车型自然是轩逸了,另外一汽丰田和东风本田的表现也不错,由于它们仨的鼎力合作,也就有了前面提到的日系品牌市占率上涨的结果。


不过鄙舒私以为,除了芯片回暖之外,日系出了名的节油性能也让它在这个油价破9的时代格外受到瞩目,谁不喜欢一箱油跑天下的卡罗拉们呢。


大奇瑞值得肯定


整体环境真的不咋样,但一直有点理工男的奇瑞还真值得拎出来秀一波。


关注奇瑞公众号就会发现,奇瑞一直有个“奇瑞集团销量快报”的话题,而上一次的销量快报还停留在2021年9月10日,再就是一周前的最近销量。



欢喜之情溢于标题,具体数据是,2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0,419辆,同比增长26.4%;其中,出口19,997辆,同比增长9.3%;新能源汽车销售10,702辆,同比增长446.9%。1-2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实现汽车销量147,459辆,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口46,897辆,增长33.9%;新能源31,337辆,增长235.6%。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靠的是奇瑞汽车的旗舰SUV车型瑞虎8系列,星途品牌2月份销量也达到了3551辆,同比增长286.8%,另外捷途系列和奇瑞开发的新能源赛道也表现不错,现在还有谁不知道小蚂蚁和QQ冰淇淋呢。


走出国门吉利很行


虽然公布销量的方式似乎用了些“公关话术”,但在公布时间方面,吉利3月7日就正式公布了2月份最新销量,还是比大多数车企们都要早的。


根据吉利官方公告,吉利汽车2月销量为78478辆,同比去年增长2%,新能源产品渗透率达18.5%,中国星系列产品的销量占比达到了24.5%。


这个销量成绩里面最值得细说的是新能源产品,可以从三方面来看,几何品牌2月份销量为7705辆;极氪品牌2月交付2916辆,截至2月28日极氪品牌总交付量为12453辆;吉利汽车旗下新换电品牌睿蓝汽车2月销量为1618辆。



相比国内市场,吉利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似乎更佳一些,吉利汽车2月共计出口9851辆,其中星越销量稳居沙特细分市场第一,而缤越车型在沙特、卡塔尔、科威特三个市场销量长期稳居细分市场前三。


长城的意外是有原因的


作为自主品牌头部车企,长城在2月份的销量的确让人意外。


根据长城汽车公布的批发数据显示,2022年2月新车销量为70,792辆,同比下滑20.5%,其中海外销售6,037辆,同比下滑38.3%,仔细研究长城2月份的细分销量,不难看出各个子品牌都有点波动。


好比哈弗品牌2月销量为41994辆,同比跌了31.2%,哈弗H6 19620的月销量多少差点意思,大狗和神兽分别为7423辆和5009辆,表现尚可;欧拉品牌销量为6261辆,同比下滑15.1%,而目前黑猫和白猫都相继处于暂停接单状态,喵星人前进的步伐不得不慢了下来,也许短暂的停留也是为后期的品牌向上作准备吧。


至于WEY品牌和坦克品牌,都同比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同时根据官方统计,今年15万以上的车型销量占比提升至15.5%。


对于2月份的销量,长城就此发布了一个公告,用以解释销量下滑的原因,公告显示,销量下滑主要是受春节假期以及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供应不足所致,而博世为长城汽车主力车型ESP配置的独家供货商。



这是博世的第二个锅


和长城一样,长安的2月也让人意外,数据显示,2月长安汽车同比下滑37.6%至60682辆。


这个数据背后,主要是因为长安几款主销车型都出现了几近断崖式下跌, 其中CS75从1月份的32122辆跌至2月份的12297辆,逸动从1月份的21324辆跌至9784辆,CS55从1月份的29851辆跌至5013辆。


从一份网传内部文件标题为《关于博世等涉芯供应商供货不足导致销售资源严重差缺的报告》的文件来看,里面提到——


“受涉芯类零部件持续供应紧缺,长安汽车2月份以来,包括博世安全气囊控制器、EPBI 等物资严重短缺,最终导致了产量持续大幅下滑,市场终端资源严重不足,目前公司保供团队正在积极和博世等供应商沟通解决方案”。



解释了,我也要解释一波


其实在自主品牌里,广汽的表现不错了,在1-2月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前15名车企中,除了基数较小的造车新势力,如小鹏、理想、蔚来等增速较快之外,广汽的增速仅排在比亚迪的192.1%后面,销量为8.8万辆,同比增长45.7%。


只是细分到车型来说,广汽传祺寄予厚望的影豹销量出现了明显下降,2月份仅售出2002辆,其他车型中,只有传祺GS4销量为10002辆,是唯一过万的车型,传祺M8销量为5001辆。


对此,广汽传祺特地在其官方APP上也发布《关于芯片短缺影响部分车型产量的公告》,公告称,由于广汽传祺产品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全车系所用芯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全球芯片短缺对M8以及影豹车型的生产与交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你看,一切都是有原因的,2月不过是个开始,还怕今年解决不了问题吗。


我就看好接下来的车市,尽管3月份这才刚过一半,ACW的编辑基本都被隔离了,没事,3月要是打脸了还有4月,永远有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才是汽车文员的基本素养。


仍祝所有厂商挚友们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