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如果我跟你说中国品牌车型能够冲进中大型轿车销量TOP5,你或许会不以为然。因为当时的中国品牌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别说中大型轿车了,普通的A级车都被合资压着打。
如今,中国品牌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即便是中大型轿车市场这样再坚固的大门,也会有被敲开的一天。如下表所示,在2021年11月份的中大型轿车销量排行榜上,两款中国品牌车型成功杀入TOP5阵营,和奔驰E级、奥迪A6L和宝马5系分庭抗礼。
尤其是比亚迪汉,当月12841台的销量仅比领头羊奔驰E级少435台,很有希望在下个月实现超越,夺得中大型轿车第一名的宝座。要知道,这距离比亚迪汉上市,也只是不到一年半的时间。
果不其然,从比亚迪近期公布的2021年12月份销量数据来看,汉当月的销量为破纪录的13701台,相比11月份又进步了不少。虽说奔驰E级、奥迪A6L和宝马5系还没公布当月销量数据,但不排除比亚迪汉能如愿登顶。
比亚迪汉做到了和年轻人同频共振
比亚迪汉能在强敌环伺的中大型轿车市场快速崛起,首先是它用做豪华车的理念去做了一款主流消费者负担得起的产品。
直观来看,比亚迪汉的售价区间为20.98-27.95万元,相当于迈腾、雅阁、凯美瑞这样的燃油B级车落地价格,但是,它的定位可是瞄准了“56E”这样的一线中大型豪华轿车。
无论是汉EV还是汉DM,你会发现设计、工艺、材质这些肉眼能看到的产品力层面,诸如Nappa真皮、碳纤维饰板,还是拉丝铝材等高级材质的使用,都让消费者从内心深处感知到了那种处处散发的高级感。
而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层面,包括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手机NFC钥匙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高科技加持,让他们解锁了传统中大型豪华轿车所没有的快乐。
其次,比亚迪汉做到了难得的“新鲜感”。用年轻人的话说,它隔段时间就能给你解锁一个新的玩法,和以前的中大型轿车完全不一样。
好比比亚迪汉自上市以来,围绕智能出行、人机交互、用车体验三大维度持续进化,短短一年的时间累计推送了超15次OTA升级,每一次都会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做相关的产品力更新升级,就像随时更新的智能手机一样。
以2021年7月进行的那次OTA升级为例,汉在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的基础上推出RPA车外自动泊车辅助功能。除了在车内实现自动泊车,人还可以在车外遥控车辆,使车辆全自动完成泊车入位,从而实现车外一键遥控泊车,协助用户更好地停车入库。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困扰他们许久的多场景下停车难问题迎刃而解了,而后期他们在用车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能在后续的OTA升级中得到解决。
当然了,比亚迪汉EV新推出的极光蓝外观+金鳞橙/凝夜紫碳纤维内饰,也是用户思维的导向结果。说直白一些就是用户提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比亚迪来负责实现,你有故事我有酒,凑在一起自然喝一宿。
对于已购车主和待购用户来说,不仅能享受到越级般的产品体验,还能无时不刻体验到其他产品难以带来的“新鲜度”,就像嫁给了一个时时刻刻能给你带来惊喜的暖男一样,这样的车谁不爱?
掌握核心技术是汉破圈的资本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备全产业链设计生产能力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已经掌握了整车+电池+IGBT三大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某种程度上讲,这正是汉能挑起中国中高端轿车脊梁的最大资本。
首先是安全。汉EV搭载的刀片电池,完美通过了动力电池安全领域最严酷的针刺测试,基本上杜绝了车辆因热失控引发自燃的可能性。用一些业内人士的话说,刀片电池解决了困扰新能源行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把“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掉,让大家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彻底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其次是刀片电池的另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在空间利用率上堪比燃油车时代的日系车。来看数据,刀片电池要比传统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多出50%,足足达到了76.9 kWh,再加上比亚迪自身在三电领域的优势,以及对能耗、回馈、温控系统的智能匹配,超长续航可不就水到渠成了嘛。据悉,汉EV超长续航版的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这无疑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接下来是性能。学过物理的各位小伙伴都知道,电动汽车在追求更短的百公里加速时,往往需要电机的全马力高效快速输出。这个时候,就需要更高的电压平台来承载驱动电机,自然对逆变器内的功率器件提出了要求,它得承受住高压。
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全新推出的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就派上了用场,它能实现200kW的输出功率,这相当于把传统电控的功率密度整整提升了一倍。也正是基于此,使用SiC碳化硅MOSFET模块的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能够做到3.9秒的百公里加速,那种动人心魄的加速感,体验过就再也不想开“56E”了。
与此同时,对于汉DM车型来说,2.0T全铝发动机与高电压高转速高效率驱动电机有机结合,迸发出321kW的最大额定功率和650N·m的最大扭矩,不仅能做到4.7秒的零百加速,还能实现更高效的续航,满足消费者鱼和熊掌兼得的需求。
看得出来,比亚迪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把新能源汽车技术“三板斧”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芯片自产能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长期以来坚持做困难但正确的事,并且是有价值的事,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锻造出汉这样的高品质好车。
比亚迪汉诠释什么是实力碾压“56E”
严格意义上来说,自主品牌冲击中大型轿车的历史,在燃油车时代就开始了,印象深刻的代表有吉利定位中高端的全球鹰,奇瑞的高端车型瑞麒等。不过,当下大获成功的也只有比亚迪汉,这世人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在电气化时代弯道超车,对于自主品牌在中大型轿车市场起到了示范作用。
或许有些人会问,为什么自主品牌在燃油车时代难以攻破中大型轿车这一细分市场,而在新能源时代却孵化了无所不能的比亚迪汉?咱们不妨将比亚迪汉和“56E”来一次直观的产品力对比,或许能说明问题。
各自挑选消费者比较喜欢的车型,分别是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宝马5系530Li xDrive豪华套装、奔驰E300L 运动时尚型以及奥迪A6L 45TFSI quattro 臻选致雅型。说实话,就这个价格来看,比亚迪汉已经诚意满满了。
首先是性能这一块儿,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的前后轴各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363kW,峰值扭矩为680N·m,零百加速仅为3.9秒,相比“56E”的2.0T内燃动力可谓完全碾压。
来到配置层面,裸车价27.95万元的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已经到了天花板级别,它的实力再次让“56E”汗颜。
如下表所示,ESP这样的基础功能就不提了,包括膝部气囊、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道路交通识别、倒车车侧预警系统、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入位、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座椅加热/通风/电动调节、前排多层隔音玻璃、后排隐私玻璃、负离子发生器等配置,在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身上一个不落的配齐了。而对于“56E”来说,想要得到这些配置,那就得再花钱加装了。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购买“56E”的话,不仅动力比汉差了不少,配置也是差了很多。如果想享受上述这些舒适、科技及豪华配置,加装下来奔着五六十万去了,而比亚迪汉不到30万全部搞定,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或许不用猜都知道了。
【结语】综合上述内容来看,上市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杀进了中大型轿车销量TOP3,并且当下的势头越战越勇,说一部比亚迪汉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中大型轿车蜕变史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这个时候如果再问你,比亚迪汉的成功,究竟做对了什么?或许你心里早就一清二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