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2021红杉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发表了一番高谈阔论的演讲,并称“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这一激进言论立刻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人质疑,有人支持。
不过就在几天后,北京发生了一起与比亚迪相关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却让王传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让有关“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这一话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热议话题
事情发生于11月22日晚,一位自称比亚迪秦Pro EV的车主在朋友圈发消息称,自家汽车在北京中关村某地库中发生自燃,此事立马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回忆起此事,车主仍然心有余悸,据他描述,当时他和家人坐在车里,听见了奇怪的声响之后,就立刻抱着孩子下车逃离,所幸及时未有伤亡。
根据事后拍摄的照片来看,现场一片狼藉,地面还有尚未打扫的黑色污水,自燃车辆规整地停放在充电桩前,被烧得面目全非,除了少量肉眼可见的白色车漆外,大部分区域已被熏黑,车辆几乎报废。
11月24日,比亚迪官方也对此事件作出回应,称现场火情及时扑灭,未发生爆炸,也没有人员伤亡,目前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
无独有偶,在去年5月,也发生过一起类似事件,一辆比亚迪新能源车在深圳某充电站,充电后不到2小时发生自燃事故,而同年10月,还有一辆秦Pro EV在烟台特来充电站充电后也发生了自燃事故。
尽管事后官方并未公布具体的起火原因,但几起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燃都发生在充电过程中,或者充电后的一段时间内。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事故原因很可能与电池系统故障有关。
尴尬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都采用了自家研发生产的电池系统,其刀片电池更是声名远扬,而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他们难辞其咎。
毕竟在2020年初,比亚迪就多次宣称自家电池安全可靠,并公开了电池所进行的各种严苛测试,包括穿刺试验、耐高温测试、碰撞测试等,其结果均显示,比亚迪刀片电池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不过本次事故中的车辆,是2019款的车型,使用的是老款三元锂电池而并非新款刀片电池,由于老款电池密度大、结构复杂,因此确实存在一定的自燃风险,但在没有任何外力碰撞或者高温情况下起火,确实比较罕见,所以也不排除,充电桩故障或车型设计缺陷所致。
而放眼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自燃事件也并非比亚迪一家莫属,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涉及25个品牌及38款不同车型。而就在刚刚过去11月30日上午,又有消息称南京一辆停在车库里的沃尔沃XC90插电混动车型也在充电时发生了爆炸起火,受损严重。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市场迎来了一轮黄金增长期,各大品牌纷纷入场,开始了激烈角逐。大家过分注重新能源汽车在性能、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方面的优劣,而忽视了产品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表现,这种现象其实非常“危险”。
而关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我们也无需过分炒作,更不要对其口诛笔伐,毕竟即便是技术成熟的传统燃油车,也同样会出现各种故障。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该静静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去还原事件的真相。
而自燃事故所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我想才是整起事件最有价值的部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