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又有一大批新电动车跟大家见面,除了新势力之外,豪华品牌也纷纷出货。不过呢,并非所有新车都让大家感到惊喜,奔驰带来的两款电动车,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即EQA和EQB。
其实根本不需要媒体人来解析,明眼人都能看出,EQA和EQB这两个纯电SUV,就是燃油车GLA和GLB改造出来的,而非全新的纯电平台打造。再加上其7秒左右的加速成绩,500km出头的续航水平,以及36万&43万的售价……反正人人看了都直呼没诚意,觉得这两兄弟十有八九要销量扑街,成为新能源市场的炮灰。
和奔驰相比,宝马新推出的电动旗舰ix,倒是从头全新设计的,外观内饰都很有吸引力,充满了科技元素,百公里加速也达到了4秒级别,实力是有的。但大家的期待,都在公布售价的那一刻消失了,因为它要价84.6万!论科技感、论加速,新势力只需要一半的价格就能提供给你,这性价比着实有点低。
近几年,虽然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进军电动市场,但各家的产品都折戟沉沙,能取得口碑和销量双丰收的车型,一个都没有。奔驰首款纯电车型EQC,自上市以来,基本上每个月都是仅有400左右的销量;奥迪e-tron的销量也一样惨,每个月卖出100来台;宝马倒是很机灵,ix3上市不久就官宣降价7万,然后市场终端给出了接近9万的优惠,短短一年时间就降到了30万出头的价位,即便如此,ix3在今年前10个月也只卖出了1.5万台,还不足特斯拉在中国一个月的销量。
而从这些新车的数据和售价来看,豪华品牌似乎并没有吸收此前失败的教训,还在玩油改电和低性价比产品。这些品牌的粉丝,一定看得非常焦心,心里暗骂“这些车企到底在想什么啊?”。其实我们说的这些问题,豪华品牌内心绝对是清楚的,他们单纯是想不到更好的选择。
在燃油车时代,一台的车售价由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机械素质+外观设计感+内饰质感+多功能,部分车企在这四个要素方面都有优势,长期为消费者提供优秀的车型,积攒下了公认的口碑,所以成为了豪华品牌。从此多了一个要素——品牌溢价。
但是当汽车经过百年的发展之后,整个行业的水平都在提升,外观设计感+内饰质感+多功能这三个要素上,普通品牌已经逐渐逼近豪华品牌,大家应该也能感觉到,近几年国产品牌的外观真的越来越帅了,内饰也很精美,各种各样的功能也全部提供给你。但是在机械素质上,普通品牌和豪华品牌之间依然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因为内燃机的核心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也需要金钱来实现,比如说豪华品牌那些V8、V10、V12大排量发动机,普通品牌不可能提供给你;还有换挡又快又平顺的高性能变速箱,也只有豪华品牌可以提供,所以豪华品牌依然能支撑其溢价。
耕耘内燃机多年的豪华品牌万万没有想到,是技术跟着政策走的,在环保的压力下,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内燃机,干脆就被彻底放弃了。而电动车用低廉的成本,就达成了豪华车曾经高不可攀的性能,在强大的扭矩面前,30多万的电动车,就能拥有豪车的加速能力,80多万的电动车,就能比肩数千万的顶级超跑,变速箱、四驱系统等附属结构,也因为电动而大大简化。
豪华品牌的普通品牌间的技术差距,几乎在一瞬间就被缩小了,难以再支撑其品牌溢价。
摆在豪华品牌面前的,基本上就只有两条路了。第一条就是彻底放弃溢价,回归平民品牌的身份,有多少性能就卖多少钱。这对于豪华品牌来说可不容易,品牌定位是他们一直以来获得高利润的关键,如果自降身段,等于放弃了此前积攒的一切。更何况,他们目前还销售着大量传统燃油车,如果将电动车和普通品牌卖差不多的价格,就等于把燃油车的溢价也一同否定了,毫无疑问会带来损失。这种壮士断腕的决策,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第二条就是,在电动车时代,挖出新的鸿沟,找到新的方法维持品牌溢价。这事其实更难,大家也知道,目前电动车技术是很透明的,无非就电池/电机/电控,家家户户都是那几个供应商,你胡说自己用了多高的成本,也没人会信。就算舍了命砸钱,加速能力也不可能再提升多少了,再快就起飞了,续航也不会提升多少,毕竟电池技术遇到了瓶颈。至于什么智能互联、辅助驾驶,豪华品牌自己的积淀,本来也没比互联网新势力强多少。
这两条路,豪华品牌哪个都不想走,说到底他们压根就不想造电动车,只是在政策的逼迫和转型的压力下,不得不造。于是就捏着鼻子,搞出了这么一堆东西,空有品牌溢价,却没有对应的实力来支撑,加速、续航、智能化样样都不占优,说来说去,也就只有外观和内饰设计能吹一吹了。
可能在车企的脑海中,自己在燃油车时代积攒下的号召力,足以让人们为了一个logo,为了一点面子,买下毫无性价比的产品,然后混过这段迷茫期,将来又是一条好汉。
但销量已经证明了,消费者都是冷静而无情的,什么品牌号召力,什么情怀底蕴,在钱的面前,真不算啥。我为什么要多花那十几万、十万,去买一台没那么好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