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缸?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且因为三缸所具备的争议性,答案通常还会非常两级分化。
在“有问题就会有答案”的知乎上搜索“三缸”,跳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三缸发动机不受消费者欢迎”,网页内还清楚地显示着有近30万人浏览过这个问题及相关答案。
而研究这些回答,你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多对三缸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的答主,会写下长篇大论,他们会用理论数据支撑自己的论述观点,他们对三缸机过去的缺点如数家珍,也会理性地评析先阶段三缸机的利弊,从政策、机械层面分析三缸机为何存在。
而另一部分言辞偏激地坚定站在三缸对立面的答主,更多是情绪化地抵触三缸。在他们看来,三缸会影响体验感,但这种体验感实际上也来自于网络车评的反馈,没有实际的驾驶基础做支撑。
换言之,现在大部分消费者不接受三缸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社会性认知的问题。但社会性认知的问题,短时间其实很难改变的,只有慢慢了解、真正尝试之后才会有所感触。那么对于三缸,大家排斥的理由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三缸。
历史遗留,时代的眼泪
在国内,三缸机总是被人“另眼相看”,其实这与三缸机的一些黑历史有关。回看三缸机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在我国三缸原始于国民车夏利,当年“小小夏利车,红遍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除了皮实耐用、性价比高,也有不少人对它车身抖动的印象深刻。而搭载在夏利上的那台代号为TJ376系列的机型也成了国人对三缸发动机最早的启蒙老师。
但实际上,这台发动机在2012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2015年全球车企开始规模性地推行三缸发动机,到2021年,三缸发动机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甚至有很多三缸车型的驾驶质感并不比四缸车型差。
比如丰田1.5L发动机,为了降低发动机震颤,就通过优化平衡轴结构的方式来降低三个缸体和活塞无法平衡的问题。同时,这台1.5L发动机还在进气通路上安装了进气谐振器,通过共鸣腔抑制气流产生共鸣;并且在液力变矩器中增设叶轮和弹簧作为动态阻尼,降低特定转速频率的震动水平。
不仅如此,这台1.5L发动机还通过原有液压悬置的引擎固定方式升级,在车身内部加装隔音材料,从而达到降低引擎震颤向座舱的传导、提高车内静谧性的目的。实际体验上,这台1.5L卡罗拉在驾驶质感上丝毫不会逊色于1.2T卡罗拉。
甚至在动力表现上,1.5L卡罗拉还要更有力。1.5L卡罗拉最大功率为89kW,最大马力121Ps,而搭载四缸1.2T发动机的版本最大功率85kW,最大马力则仅有116Ps。综合油耗三缸1.5L也比四缸1.2T要节约0.5L/100KM左右。一般四缸和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的保养周期都在5000KM,而自然吸气的1.5L发动机的保养周期是10000KM。这些都是不起眼,但累计很高的用车成本。
而且数据也可以证明,大部分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的认知被外界信息干扰,实际使用的消费者对于三缸动力、震动等问题的感知其实并不明显。根据车云网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小排放量发动机市场趋势与使用满意度白皮书》调查,实际车主使用体验与对三缸机的认知存在着比较大的误差。
比如使用前有41.37%的比例用户认为三缸机具有动力不足的劣势,但实际车主调研发现,车主的动力性能使用满意度高达 97.3%。对于振动有33.78%的潜在用户认为会比四缸机更大,但实际上车主对三缸机震动控制的使用满意度高达 98.5%。
价值定位,明确三缸的优势
而相对于最早夏利车型机械层面抖动的刻板印象,2015年左右涌现出的三缸车型定价偏高才是用户真正对三缸产生抵触情绪的根本原因。知乎答主汽车奇谈高小强就谈到“2015年、16年福特、标致、通用这三家就开始推广三缸机,但这三个品牌推销三缸机的手法都不高明,他们认为三缸机是‘高端先进’的好东西,得加钱!”。
在大部分消费者看来,三缸比四缸少一个缸,定价自然要比四缸车型更便宜。而事实也确实证明,一旦同级别三缸车型与四缸车型的价格差异足够明显,市场反响并不比同级别四缸车型差。比如宝马1系、本田凌渡和领克等,三缸版本都比四缸卖的多。
而在售的1.5L卡罗拉也提供了1.5L、1.2T和1.2T双擎版三种动力版本,价格梯度也是层层分明。在10万级的紧凑型轿车市场内,价格是非常重要的购车因素,1.5L卡罗拉的价格区间在10.98-13.68万之间,入手门槛相比1.2T车型也降低了1.3万,对于这个层级的消费者来说,可以说是绝对的利好。
要知道,一汽丰田卡罗拉在国内畅销十余年,一直稳居最受欢迎的“国民家轿”之列,1-10月累计销量260752辆的佳绩,是紧凑型轿车里用户不可忽视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据某门户网站统计,今年1-9月1.5L的丰田卡罗拉累计销售32697辆,占据卡罗拉车系总销量的13.78%,月均销量超过3600台,这个成绩已经好过很多同级别四缸车。况且卡罗拉并不只是提供三缸版本,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1.2T四缸以及双擎版。
这意味着用户是在权衡对比之后,真心实意为1.5L卡罗拉买单的。
力推三缸,不为降本为增效
相较于以上两个原因,部分消费者对三缸机不满还有对排放法规的逆反心理。众多周知,车企们大力推行三缸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以及实现碳中和这个世界目标。因此,就有部分消费者认为三缸是企业为了应对排放法规的“偷懒行为”。
毕竟,表面上看,三缸只需要在四缸发动机的基础上做减法,比如减气缸、减活塞连杆等等,不仅制造成本降低了,因为排量减少,车企在双积分政策下的积分成本也所有降低。然而这么多成本降低,就让消费者感觉不到价格明显的下降。
那么实际上,三缸是不是真的能为厂家节省很多成本呢?知乎答主Sleepy Lin在“三缸机的另一种误解”就有解答。他表示,虽然三缸确实降低了零部件成本,但这部分的采购成本与新兴的电控零部件相比,并不能持平。
以1.5L卡罗拉为例,三缸机对应的一套活塞连杆就是几十块钱,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等等,一个气缸的对应差异大概是10+kg,成本大约是三百,此外还有一套气门,全部加起来,三缸机的制造结构大约能够降本400-500。
但是为了让三缸机拥有媲美四缸机的动力表现舒适性,1.5L卡罗拉优化了EGR结构和逻辑,增加了平衡轴,优化了液力变矩器,以及增加隔音设备等等,这些成本及背后的研发费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更况且,目前卡罗拉1.5L车型确实要比1.2T车型定价确实更低,不到11万的最低配1.5L卡罗拉,甚至也搭载了包括LED自动大灯、CN95级空调滤清器四门一键升降、后视镜电动加热在内等丰富的配置功能。
再加上TNGA这块金字招牌, 这已经足够能展现出丰田推广三缸发动机的诚意。
所以说,相较于成本压缩,三缸机出现的更大意义或许是为了适配适应未来能源环境的混动系统。毕竟,三缸发动机相较于四缸发动机,能够为混动系统预留了更多空间。
结语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三缸机是必然趋势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现实。而考验车企的,只不过是如何控制好投放和推广的节奏,如何修炼好三缸的技艺让它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现阶段,消费者或许对三缸还心有疑虑,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尤其是随着混动技术的融合,车企在三缸发动机的推广上也将有所助力。通过循序渐进的市场渗透,终能转变消费者对三缸车型的固有印象。
而丰田大概是最有实力扭转局面的。要知道,在经历了疫情、芯片短缺等多重困难之后,丰田是少有销量连持续正向增长的企业。以一汽丰田为例,今年10月,一汽丰田销量实现72830辆(含进口车辆),同比增长10%;1月至10月,累计完成销量670923辆(含进口车型),同比增长6%。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一汽丰田到2022年“年销量跨越100万辆、客户超1000万个”的目标已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