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格局在悄然发生改变,法系、韩系日渐衰落,自主品牌发展迅猛,而且越来越多的民营车企逐渐崭露头角。作为“汽车民企一哥”,吉利汽车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吉利汽车能够短时间从二三线的自主品牌跃居一线,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出色表现。第一点:高性价比的产品。帝豪系列可以说是吉利汽车成功的基石,设计成熟,质量相对可靠,价格实惠,三大特点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高性价比,并且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延续十年以上的畅销车型。在SUV领域,博越也延续了同样的策略,同样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至今仍能保持月售一万台以上的成绩。
第二点:战略布局全面。依靠吉利控股强大的资金实力,在“经济危机”旋涡中,成功完成了对沃尔沃汽车股份的收购,借助沃尔沃的品牌号召力和国际影响力,吉利汽车迅速“出圈”,驶入发展快车道。此后借助沃尔沃的技术支持成立了自己的中高端品牌——领克,开启了品牌向上之路,现在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阵列。另外,推出了网约车出行平台——曹操出行,不仅抢占了先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旗下纯电汽车出货压力。
第三点:擅长营销。如果前两点是说吉利的硬实力,那么营销则是吉利最出色的软实力。自主品牌少有请大明星当代言人的习惯,省下来的代言费花到哪里去了?自然是产品营销。吉利的营销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把落脚点放在产品上,不过分夸大,实事求是,执行细致,重视效率,比如借助一些大型社会事件进行植入,尤其是浙江、杭州等承办的大型活动,将地域这一关键信息也引入其中,增强了传播的广泛性。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吉利汽车过去几年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今年以来,在销量方面略显颓势,今年的到目前为止的销量增长率仅为1.2%,而排名其后的另外两家民企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销量增长率分别为33%和68.1%,相差甚远。虽然目前三家车企的销量规模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如果维持这个增长率的话,销量差距会很快被压缩。那么,吉利有哪些隐患亟需解决,避免被反超的尴尬局面发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过分依赖沃尔沃。不光是合资成立的领克品牌,在很多吉利车型中都会有意无意提及沃尔沃的技术支持,好像没了沃尔沃,吉利就不会造车一样。事实上,沃尔沃的主要卖点在于燃油发动机、安全性能以及环保节能的造车理念,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并无过多建树,如何“去沃尔沃化”是吉利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第二:自研能力较弱。对比目前国内主流自主车企,长安汽车有蓝鲸动力,长城汽车有坦克越野以及柠檬混动和咖啡智能,而比亚迪有DM-i超级混动系统,而吉利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先进技术。不过前不久,吉利汽车举办了“智能吉利2025——吉利龙湾技术荟暨全球动力科技品牌发布”活动,高调宣布“雷神动力”接下来将服务于吉利的各类车型,据称,该品牌中的混合动力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3.32%。看来,吉利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第三:新能源布局缓慢。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较早,但是并未形成领先优势,有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感觉。纯电品牌极星定位高端,知名度迟迟上不去,销量自然寥寥无几,定位较低的几何品牌则沦为了网约车代表,个人用户鲜有为之埋单。今年上线的极氪品牌,未交付就遭遇了多起负面报道,前不久又遭遇了“天幕风波”,发展之路历经坎坷。
吉利汽车的发展道路值得很多民营车企学习,但是在变化不定的市场中,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从用户角度还是市场角度,还是希望吉利汽车能够在技术上持续发力,带来更多优异的产品,更好地推动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文/懂车师哥 驭风)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