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供车”能买吗?厂家会不会又在忽悠我们?

蜗牛车志
11-01

【蜗牛选车】第160期,早上看到一条提问,说:“我看中了丰田的亚洲狮,但听朋友说,它是只供中国市场的‘特供车’,所以有点犹豫,能买吗?”

“中国特供车”,这是个一直伴随着中国车市成长的词。也是个能见证年龄的词,上点年纪的车主、车迷,以及我们汽车媒体人,看到这个词肯定是感概万千。彼时,中国汽车产业落后,市面上都是国外过时的车型,并且还卖着全球最贵的价格。因此,各种品牌的“中国特供车”便滚滚而来。

海外厂家们的用心也简单:要么欺负中国车市落后,消费者买不起好车,随便拿个过时的车型修修改改就能卖,让旧车型和老生产线再发挥余热;要么就是明明和海外同款的车型,却大减配置,缺斤短两,以求更高的利润,总之就是没安好心。所以直到今天,不少国人一看到“专供中国市场”,或者“专门针对中国车主”等等这种表述,就会被触动最敏感的神经。

但是,时过境迁了啊。虽然才过去了十多年,但这不但是中国日新月异的十几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风起云涌的十几年。今年的中国车市,品牌档次、品种的丰富程序,新车的更新速度,甚至连价格,你都已经可以傲视大多数的海外地区。而且中国车市也已经摇身变成了产销2000万级别的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相比海外车市多年的疲弱,更是大多数汽车品牌的重中之重。所以,现在如果哪个厂家还敢打过去的那种念头,说实话,就是在“作死”!

那么为什么今天,仍然还会不少“中国特供车型”的出现呢?几个原因:第一,中国市场的诉求和海外不同,比如中国车主比海外车主更重视品牌,更喜欢新款,更喜欢大车。你去欧洲和美国,可以看到很多特别旧款的轿车满街跑,像第二代、第三代高尔夫啊,老的卡罗拉、雅阁啊,这些车放在国内丢了都没人要;

第二就是国人对于车的偏好不同。比如国人很喜欢的三厢车,在国外极其少见;城市SUV也没有国内那么烂大街,反之欧洲遍地开花的旅行车,在国内却一直是凤毛麟角;还有这几年最惹争议的三缸发动机,国内车迷对其深恶痛绝,口诛笔伐,但在海外却普及迅速,颇受欢迎。

最后一点,其实汽车圈的人都明白,今天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已经变成全球最挑剔的群体,中国车市业已成了全球最苛刻的市场。

你想,一款哪怕才十几万的车,我们依然要求它外形要好看、尺寸空间要大、车型要够新款、内饰要够华丽、动力要够强悍、配置要够全、油耗要够低,这几年还要它必须有功能丰富界面华丽的车机系统,L2级别的智能驾驶等等;说实话,你放在海外任何地区,无论日本、欧洲还是美国,真没这么狠的。所以,不少汽车厂家的朋友经常向我吐槽,一款车如果能让中国人满意了,你把它让到海外任何市场,真没有人再能挑得出毛病了。

所以,今天为什么还会不断有“中国特供车”出现呢,说倒底,你直接再拿海外车型照搬,行不通啊。满足不了国人挑剔的心啊。那么既然聊开这个话题了,我不妨再简单盘点一些我觉得不错的中国特供车型。

我们从分类来看。第一类中国特供车,主要为了满足国人对于车型的诉求。比较典型的是福特,这几年接连推出的领裕、锐际,还有即将上市的EVOS都是专为中国研发的。我们知道,福特虽然在美国一直受欢迎,但美国人喜欢的福特根本不对中国人的胃口,内饰和做工简陋粗糙;美式工具车的取向,舒适性和经济性都不行;

所以你可以看到上述这些中国版的福特新车,特别不像我们印象中的福特车,它们有非常精细甚至媲美豪华品牌的内饰设计和做工;风格直面中国的城市用户,要么是6座,要么主打好开和舒适性,此外,还有美国人想像不到的丰富的配置和智能车机。所以,这种中国版的福特车,确实要给个赞。

第二类中国特供车,是为了迎合国人对品牌的敏感。中国人买车一直是很在乎品牌,以及品牌背后的“面子”问题。这也是当初通用进入中国时,没有直接引入雪佛兰,而是把“别克”品牌放在中国重生的原因。那么,经过了这么多年,别克在国人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比如像Gl8、君越这样的车,被很多公司广泛用于商务接待;而其它大小家用轿车,也被不少追求档次和品质的人士当成是非豪华品牌的首选之一;

向上有需求,向下也有需求。大众前几年在中国独立推出更便宜的“捷达”品牌,刚登场时,虽然被不少媒体人喷。但市场表现还着实不错。以国产品牌的价格,买一台有大众品质和配置的车,还有“捷达”的情怀和回忆杀加持,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类中国特供车,出于国人对级别更细致的要求。比如像今天提问到的亚洲狮。其实大多数海外市场,车型的级别很简单,竞争也不激烈。但在中国就不同了,市场厮杀如此胶着,每一个群体需求,每一份细分市场都会被高度重视。

所以在传统的A级车和B级车之间,又多了一个A+级,或者说准B级车。比如像亚洲狮和凌尚这丰田两兄弟,现代的名图、别克威朗都是这类车型。有接近B级车的尺寸和配置,价格却和A级车相差无几,真是把许多精打细算的中国家庭的小心思摸得很准。

最后一类中国特供车,是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配置、空间特有的要求,这其中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中国加长版和三厢版。虽然老被车迷拍砖,但国人就是喜欢,就是需要啊。而且从刚需看,大多数中国家庭仍然只有一台车,对于后排的需求和利用率也的确比国外高,所以存在就是合理的。比较经典的车型,例如大众途观L、宝马1系三厢版,等等。

我要特别提一下奔驰amg A35l。虽然键盘车神们老喷它不是“一人一机”,不是纯粹的amg,但是它在拥有高性能和可玩性的同时,还能兼顾实用性和空间,同时又有普通人够得着的价格,它不就是中国年轻人最想要的那种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