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话题】说出5个销量破百万的车型,很多人将朗逸、轩逸、哈弗H6、长安CS75、本田CR-V这几款车脱口而出。如果限定国产品牌,又不是哈弗H6这种销量头几名的车型,你还能想出几个?比亚迪F3、逸动、帝豪、瑞虎3、CS35这几款车销量都破了百万辆,你能想到吗?
个人认为一辆车销量能否破百万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存在的时间足够长,二是销量足够好(起码要月销1万以上)。很多国产车的寿命其实很短,再者有合资车的竞争压力在,月销量破万的也很少。所以说销量破百万的国产车真是很牛X的存在了,此处应该给它们一些掌声。
比亚迪F3
说起比亚迪,大家能想到的无非是唐、宋等王朝系列车型,还有刀片电池、DM混动系统等等技术。比亚迪F3的存在感很低,谁能想到这款车诞生时间超过了15年,销量早就破了100万辆。
比亚迪F3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任何一个国产品牌在最初阶段都逃不过山寨的这条路。同样的,比亚迪F3通过山寨丰田卡罗拉(花冠),逆向研发而来。这款车具备了省油、耐用等优秀品质,甚至有车主跑了百万公里无大修。再加上比亚迪F3那4-5万的指导价比较吸引人,因而十几年来销量都很不错。
比亚迪汽车一定程度上因为这辆车,积累了雄厚的资本,走向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最终当上了新能源老大。虽说山寨起步,但在我看来却并不丢人,因为有时候“山寨”比正品做得更加好,想想莆田鞋,这可是把耐克、阿迪拉下马的逆天存在。
比亚迪F3和卡罗拉(9代)相比,两车的品质差不多,但比亚迪F3的价格更低。虽说比亚迪F3一直没有换代,但它却把价格从8万多降到了4万多,这么便宜的车甚至还有皮质座椅。在国内,很大一部分人买车其实不看中配置,省油耐用就可以了,比亚迪F3无疑能满足这些人的要求。
山寨的尽头是自主研发,比亚迪早早就走上了这条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比亚迪已经不需要F3这辆车供血了,现在还在卖有可能只为了当初那一丝情怀。F3的继任车型比亚迪F5已经在申报,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动力上采用了1.5L DM-i插混系统。自此,F系用上了自研技术,不再需要模仿,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
王朝系列才是比亚迪的主流,但也无法抹除比亚迪F3的功绩,我相信在那个很多人无法负担起合资车的年代,一辆比亚迪F3就是通向有车一族的捷径。
吉利帝豪
另一款和卡罗拉有渊源的是吉利帝豪,它的销量也突破了100万辆。帝豪在诞生之初就标榜“中版卡罗拉”,这款车同样以省油、价格低、性价比高著称。不过与比亚迪F3不同,帝豪一直以来都在更新,把配置加以丰富(做加法)。更是衍生出了帝豪GS、帝豪GL、帝豪S等家族车型。
帝豪的产品矩阵丰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因而从诞生至今,帝豪家族的销量已经突破了300万辆。在今年,第四代帝豪上市了,指导价为6.99-8.89万元。新车来自吉利BMA架构,外观和内饰上提升很大,虽然依旧采用成熟的1.5L+CVT动力总成,但整体的实力让人满意。
继帝豪之后,又出现了BMA架构下的帝豪L,依照吉利的规划,帝豪家族的其他车型也必然会来自BMA架构,整个家族整体的实力实现越升。不管什么时候,10万级市场都是主流,而在合资品牌逐渐放弃这一市场之后(不更新),抓住机会的吉利明显尝到了甜头。
在低端市场,吉利有帝豪家族,而在中高端市场,基于吉利CMA架构下的星瑞、星越L等车也是红红火火。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融合了沃尔沃技术的吉利在技术层面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希望它能够带来更加实惠的、技术等级高的新车型。
长安逸动
相比前面两车,逸动则是一辆完全自主的国产车了,它诞生于2011年,由长安在中、日、欧三方的研发中心设计,当时搭载了长安自主研发的1.6L蓝鲸发动机。逸动在上市之初并没有大红大紫,而是经过口碑的发酵,慢慢有了百万辆成绩。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逸动的销量不及帝豪,其实也不用研究产品力、品牌这些,完全是因为逸动的定价比帝豪贵(现款指导价:7.29-10.39万元)。逸动只是国产价格向上受阻的一个缩影,相同价格下很多人都倾向于买合资车,而星瑞、秦PLUS等车都是非常有特点,才能在15万价格区间内站住脚跟。
长安采用的策略是稳扎稳打,逸动每一次更新都有看得见的进步,比如现款采用了NE 1.4T发动机,轴距达到了2700mm,配置上更是进一步丰富,以符合突破10万的定价。
对比之后桑塔纳、致炫等车后,你会发现逸动在这么多10万级车里还是比较值得购买的,动力、空间、配置等等方面都能让人满意。而有了逸动打底之后,长安也顺势推出了价格更高的轿车——UNI-V。
以目前的信息来看,这款车会搭载NE 1.5T发动机,运动属性比较强。虽然它的价格还未知,不过消费者有了心理预期之后,即便它卖12-13万,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长安CS35
说完了轿车,再来看看SUV,可能有些小伙伴认为国产SUV比轿车好卖,破百万辆的车型也更多。其实除了哈弗H6、长安CS75、博越这几款耳熟能详的车型外,也并不多了。无他,可选车型太多,竞争压力太大。长安CS35是为数不多破百万辆的国产小型SUV,以国人这么看中空间来看,着实难得。
长安CS35销量这么火自然离不开较好的产品力,现在回去看初代(2012款)车型,依旧不会觉得很老气,跟现款XR-V还有得一拼。其次,它搭载了逸动同款1.6L发动机,并匹配爱信4AT,正中消费者的下怀。
在接下来的改款换代中,CS35始终保持品质如一,在较好的口碑下,这款车就取得了这么好的销量。不过,随着消费者的选择增多,小型SUV市场份额越来越小,长安也就停产了CS35,交由CS55系列继续征战。
奇瑞瑞虎3
奇瑞最具代表性的车型有QQ和瑞虎,这两款车卖了上百万辆,QQ已经停产很久了,不在今天的介绍范围内。而瑞虎3其实是瑞虎的继任车型,我们来好好聊聊这款车。背着小书包的瑞虎(瑞虎3)实际上以丰田第二代RAV4为原型,这款车可以追溯到2005年,那时还是SUV的蓝海,而瑞虎一上市就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这也是一个山寨的故事,瑞虎的外观像RAV4,动力采用了三菱2.4L发动机,卖12-13万这个价格,比RAV4低了10万,也难怪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随后在一次次更新中,瑞虎逐渐用上了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一直到瑞虎3 ,外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可以说,奇瑞QQ和瑞虎给奇瑞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因而它才能够有实力去自研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核心部件。而后来的瑞虎8、揽月等车型用上了自研的2.0T发动机,有的还来自奇瑞火星架构,反响很不错,这也证明了奇瑞战略的成功。
编辑总结
每一个国产车企在初始阶段都会有山寨的手段,但是快速积累资本之后,都走上了自研的道路,这么来看,众泰“死”的并不冤。以上百万销量车型都是各自品牌崛起的见证者,虽然它们有些沉寂了,但不妨碍我们给与这些车掌声。而车企在看这些车的时候,也应想到自己曾经的艰难,努力向上,造出更好的车,与合资车匹敌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