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收购中华品牌?宝马中国:不属实
日前,有消息称8月31日,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经由债权人表决,会上决议的三项议案全部通过,其中包括宝马中国收购“中华”汽车品牌的相关议案。
图片来源:华晨汽车
据相关报道,宝马中国此次收购将花费16.33亿元,其中,资产部分的评估价格为12.33亿元,其余4亿元的溢价是用以购买整车生产资质。
去年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的重整申请。法院最终裁定华晨集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同时也指出华晨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彼时,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的资产评估市场价值为245.8亿元。其中 中华汽车的相关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3项,价值2.4亿元;房屋建筑物19项和构筑物20项,价值7亿元;机器设备179项,价值2.93亿元;以及华晨集团持有的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权,由于资产与负债相抵,价值0.45万元,合计12.33亿元。
盖世汽车就此次收购案联系了宝马中国相关负责人,宝马中国表示以上消息并不属实,宝马并没有收购中华品牌,计划收购对象是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宝马中国在回复盖世汽车的信息中指出:“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我们在辽宁省的业务。我们希望使用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过,该项目仍在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宝马中国还表示,更多信息,稍后会发布。
盖世汽车从企查查上查到的信息显示,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权关系图,图片来源:企查查
进入2020年以来,华晨系的资金状况持续恶化,曾因为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先后13次登上被执行人名单引发热议,此后还传出华晨集团陷入千亿负债的风波,再之后,关于华晨汽车卖股还债,私有化的传闻更是不断传出。2020年11月13日,企查查上的风险信息就显示,华晨控股被申请破产重整。去年11月16日,华晨汽车发布的公告称,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至于一直不还钱的原因,华晨汽车官方也没有隐瞒,就是没钱了。官方公告中表示,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
作为东北地区重点的国有车企,华晨集团曾有过不少高光时刻,巅峰时期,华晨旗下的自主车型年销量曾突破过20万辆(2013年销量)。但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华晨汽车整体形势一路走低,旗下车型全线滞销。乘联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前7个月,华晨汽车旗下三大自主品牌的合计销量为6900辆,其中绝大部分销量都来自华晨金杯旗下的MPV车型阁瑞斯,2021年1-7月阁瑞斯共计售车6883辆,其余17辆的销量数据由华晨金杯旗下中型SUV观境贡献。
自主业务持续低迷,与宝马汽车的合作就成了华晨集团最重要的抓手,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谓是相当“亲密”。此次宝马中国参与华晨集团重组之外,两年之前两家公司还做过另一件震惊行业的事情。政策层面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此前,汽车合资公司中,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后,华晨宝马很快就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8年在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的庆祝会上,华晨集团和宝马汽车正式达成了关于华晨宝马的股权变更协议,华晨集团将出售华晨宝马25%的股权给宝马汽车。按照计划,双方会在2022年完成股权交割。
此次向宝马中国出售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意味着华晨集团的破产重组正式迈出实质性一步。只不过,接下来如果华晨集团旗下其他资产也被分拆出售,曾经被寄予希望的华晨集团整体重组恐怕也就不复存在了。(来源:盖世汽车 苗雨竹)
2,缺芯进行时:Stellantis、福特等14家工厂在本周停产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汽车制造商越来越依赖电子零部件,但在获得芯片供应方面面临着激烈竞争。随着疫情蔓延,汽车制造商受到一系列供应链中断的打击。据悉,上周,Stellantis公司在欧洲、北美洲等地的多家工厂停产,不少工厂在本周将继续延长停产时间。
Stellantis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是由标致雪铁龙公司(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FCA)合并而成,旗下拥有菲亚特、玛莎拉蒂、Jeep、道奇、Ram、标致(Peugeot)、雪铁龙(Citroen)、欧宝(Opel)、DS等品牌。
(图片来源:Stellantis)
Stellantis本周在欧洲的停产计划
8月30日,Stellantis公司表示,由于芯片短缺,该公司正在延长欧洲工厂的停产时间。本周,PSA公司的法国雷恩(Rennes)工厂将继续停产,雷恩工厂主要生产标致和雪铁龙中型车。
上周,PSA旗下德国艾森纳赫(Eisenach)工厂、法国雷恩工厂和索肖(Sochaux)工厂遭遇停产。艾森纳赫工厂主要为欧宝生产跨界车,索肖工厂生产紧凑型车。Stellantis公司表示,8月30日,索肖工厂还有一条生产线处于停产状态,而艾森纳赫工厂在30日和31日这两天会继续停产。
本周,菲亚特公司旗下的意大利SevelSud工厂将继续停产,SevelSud工厂每天生产约1200辆货车,是欧洲最大的货车工厂。该厂有大约6500名员工,生产菲亚特Ducato、标致Boxer和雪铁龙Jumper/Relay等轻型商用货车。
早些时候,Stellantis意大利Pomigliano工厂本打算开工,但芯片短缺问题导致该厂不得不维持停工的状态。意大利工会组织此前表示,“很明显,供应短缺可能会影响更多工厂,如梅尔菲工厂。”
Stellantis本周在北美洲的停产计划
本周,Stellantis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家工厂也面临停产。美国密歇根州的斯特林高地(Sterling Heights)组装厂暂停生产Ram 1500。斯特林高地工厂有7,068名员工,实行三班倒,将停工一周。7月,该工厂曾因疫情停工。伊利诺伊州的贝尔维迪尔组装厂将在8月30日到9月6日停工,该厂主要组装Jeep自由光(Cherokee)。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布兰普顿(Brampton)组装厂因缺芯停工一周,该厂主要负责组装道奇品牌的挑战者和Charger,以及克莱斯勒300。安大略省的温莎(Windsor)组装厂主要生产Pacifica和Voyager小型货车,也将在本周暂时停产。
8月30日,Stellantis表示,“我们将继续维持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以减轻汽车行业面临的各种供应链问题所造成的停产。”尽管温莎工厂在7月5日恢复了两班制的运转,Stellantis的生产计划仍是按周发布的。
斯堪尼亚、沃尔沃、福特本周停产计划
Stellantis不是唯一一家因芯片短缺而削减生产的汽车制造商。
斯堪尼亚(Scania)是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子公司Traton旗下的瑞典卡车品牌。斯堪尼亚30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其欧洲(包括瑞典、法国和荷兰)卡车工厂在本周会停止生产。斯堪尼亚发言人Karin Hallstan补充道,该公司南美工厂也将在下周暂停卡车生产。
根据Silf和瑞典银行8月30日公布的调查显示,目前,供应中断影响了70%的瑞典制造公司的运营。由于零部件短缺,16%的公司已经下调了未来六个月的生产计划。
吉利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公司也于上周宣布,本周内会停止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工厂的生产,而斯堪尼亚的竞争对手沃尔沃卡车集团上个月也表示会暂时停产。
福特公司上周表示,其美国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Kansas)组装厂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奥克维尔(Oakville)组装厂将在本周停产。福特公司在美国密歇根州的迪尔伯恩(Dearborn)卡车厂在上周只运营了一个班次。美国堪萨斯城和迪尔伯恩工厂主要生产F-150皮卡。奥克维尔工厂主要生产福特锐界和林肯Nautilus跨界SUV。(来源:盖世汽车 谭璇)
3,芯片短缺冲击印度顶级制造商 玛鲁蒂9月产量将减半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8月31日,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表示,受芯片短缺影响,其9月汽车产量将减少60%。新冠疫情导致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面临关键零部件短缺,玛鲁蒂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图片来源:玛鲁蒂铃木)
玛鲁蒂在8月曾提到其部分生产因缺芯受到影响,自8月4日起,古吉拉特邦(Gujarat)工厂连续三个周六停产,也可能缩短到只有一个班次。但是,该公司的哈里亚纳邦(Haryana)工厂和古吉拉特邦工厂9月再次减产表明,玛鲁蒂受缺芯的影响正在加剧。
玛鲁蒂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中披露,这两个工厂在9月的总产量将比平时减少60%左右。该公司7月的汽车产量为170,719辆,6月的汽车产量为165,576辆。
汽车制造商已经越来越依赖芯片。芯片应用于发动机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获得更好的燃油节能方案和辅助驾驶功能(如紧急制动等)。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导致消费者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电子产品对芯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芯片供应链因疫情和订单激增而中断,冲击了汽车制造商的产量。面对芯片短缺的情况,许多汽车制造商优先生产高利润车型,还提高了售价。
8月30日,玛鲁蒂宣布上调各车型售价,并表示过去一年,该公司持续受到车辆成本增加的冲击。
玛鲁蒂的市值比其母公司铃木汽车更高,该公司主要生产的是奥拓(Alto)、雨燕(Swift)等经济型汽车。玛鲁蒂目前并没有表明其9月之后的生产是否会受到影响。
玛鲁蒂董事长RC Bhargava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半导体危机还没有结束,很难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而,分析师表示玛鲁蒂较其竞争对手能更好地渡过危机。
天达金融(Investec Capital)的分析师Aditya Jhawar说:“玛鲁蒂的车型只具备较少的功能,配备的半导体较为简易,而目前供应受到限制的是复杂型半导体。玛鲁蒂的生产应该能在10月和11月左右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
玛鲁蒂竞争对手塔塔汽车和马恒达公司(Mahindra and Mahindra Ltd)已经上调了其汽车价格,并表示全球芯片短缺和疫情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依旧存在。(来源:盖世汽车 谭璇)
4,7月全球车市:印度美国逆势增长 欧洲跌跌跌
进入下半年,全球车市不再延续上半年的复苏态势,开始出现下滑。在盖世汽车统计的全球主流汽车市场中,除印度和美国之外,其他市场7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的表现仍然好于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均较去年同期呈增长态势,但各国的电动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电动车市场份额甚至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
全球车市总体呈下行趋势,印度和美国是例外
7月份,全球大部分汽车市场相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下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也不例外。上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双双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20年受疫情影响,前三个月汽车产销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此后随着疫情的防控有序,全年产销需求集中在5至12月份释放,因此这段时期的产销基数非常高。
除此之外,芯片危机导致生产停滞,经销商库存不足,许多车型供不应求,销量因此受到了冲击;原材料上涨压力等不利影响依然存在,新冠疫情复发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和需求受到一定抑制,而这些也是欧洲主流汽车市场跌倒一片的原因。上个月,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汽车销量同比均出现两位数的跌幅,英国新车销量甚至跌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一片下滑态势中,印度和美国成为了两个例外。其中印度不仅逆势实现增长,销量增幅甚至高达63%。这是由于印度各邦都放松了疫情限制措施,全国各地都有经销商重新开门营业。此外,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也继续发挥了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车型的推出,以及紧凑型SUV的热销,印度乘用车细分市场的需求强劲,7月销量已经超过了疫情前水平。另外,印度7月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
由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不再公布美国月度销量数据,因此美国7月具体的汽车销量不得而知。但据摩根斯坦利分析师Adam Jonas预计,美国7月汽车销售增长5%。销量逆势增长虽是亮点,新车库存继续萎缩却成了美国车市的一大隐忧。J.D.Power估计,美国经销商在7月底有93.2万辆轿车和轻型卡车的零售库存,而2019年6月为310万辆。当月,新车在经销商处的平均停留期降至31天,低于上年同期的75天,较上月减少6天。巴克莱分析师Brian Johnson上周将其对2021年美国轻型汽车销量的预测从1700万辆下调至1630万辆,理由是新车库存较低,工厂计划更多停工。
伴随着芯片短缺以及德尔塔病毒变种大量传播,加之原材料价格持续在高位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预计未来几个月里印度和美国的新车销量也将不再“好看”,全球汽车市场或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总体来看,7月份全球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的表现依然好于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仍呈稳步增长态势。不过相较6月份,各国的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增幅超三位数的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和意大利。另外除中国外,其他几国的7月电动车销量相较6月均大幅缩水,环比跌幅最高甚至超过70%,也因此,多国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出现萎缩。
就各单一市场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7月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产销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且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连续三个月保持了超过23%的高市场份额。英国7月每售出6辆乘用车,就有一辆是电动车,电动汽车的销量连续第三次超越了柴油车。意大利7月电动车销量同比暴涨206%,这得益于政府为纯电动汽车提供了高达8,000欧元(约9,400美元)的补贴,并且为插电式混动汽车提供了高达4,500欧元的补贴。
相比之下,法国7月电动车销量只能说略有改善。西班牙的电动车销量相较前几个月,增速明显放缓。而在全球电气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挪威,纯电动汽车销量几乎占整体汽车市场的三分之二。
就车型而言,特斯拉Model 3 上个月似乎从“神坛”跌落,在多国最畅销的电动车型TOP3名单中,已不见它的身影。在西班牙,特斯拉上个月甚至只注册了一辆电动车。这是由于全球范围内关于电动车型的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既有如特斯拉、奥迪和宝马等推出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又有低端产品供选,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拓宽。随着传统车企不断加大电气化攻势,特斯拉的市场份额预计还将缩减。
尽管7月份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上来看,电动车正经历快速增长期,后续市场表现可期。(来源:盖世汽车 占亚娥)
5,小米汽车完成工商注册 已组建近300人造车团队
在宣布造车近5个月后,小米汽车终于有实质性进展披露。
9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宣布,小米汽车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称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任法人代表。
图片来源:小米公司发言人
小米公司发言人称,宣布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汽车团队进行了大量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在紧锣密鼓推进产品定义的同时,从2万多份简历中精挑细选,已搭建起了近300人的团队。
从官宣内容看,小米汽车团队已有十余人公开亮相,目前,小米造车团队仍在继续招聘英才。
今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官宣造车,并称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为100亿美元。
官宣造车近5个月时间里,小米确实没闲着。宣布造车后的第三天,雷军就牵头组织了一场聚会,现场几乎集齐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李斌、理想、何小鹏、王传福等悉数到场。在此之后,雷军开始密集拜访多家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包括长安、上汽、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
与此同时,小米为造车在广泛招募团队,7月,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开始招聘,首批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宣称自研L4级智能驾驶能力,支持全国多地办公。除自动驾驶部门以外,当月小米汽车整车部分也开放了招聘,传闻称小米汽车还将授予员工独立的汽车公司期权,分5年发放完毕。
此外,在近5个月时间,小米为造车申请了很多汽车相关的商标和专利,企查查APP显示,从今年4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小米汽车”商标,国际分类涉8类手工器械、35类广告销售等,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图片来源:企查查
小米汽车总部落户的相关传闻在此期间也比较多,8月有报道称,小米汽车总部和首座工厂基本确定落户北京,而在被传落户北京之前,武汉已经向小米伸出了“橄榄枝”,武汉市商务局公开称,武汉市招商部门已与小米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和推进小米汽车项目落户武汉。不过有关总部落户的传闻都被小米公司发言人辟谣,称落地北京、上海、武汉的传闻均非事实,一切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
除了自身业务,小米在此期间还投资了多家汽车供应链相关公司,如8月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DeepMotion 将有 20 余人的团队加入小米。而在此之前,小米还投资了禾赛科技、纵目科技、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公司。
根据此前雷军在社交平台上的调研,小米已基本确定首款车型的价格区间,雷军日前表示,在车型定位上,小米本来已经确定好首款车型,但因为网友投票较高的车型是SUV和轿车,小米又将首款车型换成待定状态。不过在定价上,大概在10万~30万之间,出于米粉投票考虑,最受欢迎的依旧是10万元以内的区间。(来源:盖世汽车 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