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五周,(乘用车)整车板块18家上市公司(22支股票)股价平均下跌2.24%,市值合计增加609.71亿元。其中股价实现上涨的股票7支,股价下滑的股票14支。
具体来看,长城汽车A股以上涨10.48%领跑,并位列总榜第四。截至7月30日收盘,该股报60.71元/股,市值增加530亿元至5587亿元。
该股大涨主要集中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其中7月29日涨停,翌日大涨8.2%,并盘中刷新52周新高61.49元/股。
消息面上,长城汽车并未发布重要公告。
不过,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的蜂巢能源,近日获得102.8亿元B轮融资,并由中银投领投,联合投资机构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三一重工、小米集团等,原股东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也进行了大额增持。
丰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公司已拿到包括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汽车等主流汽车厂家25个销售定点,10多款装载蜂巢能源电池系统的整车已完成公告。
杨红新还曾称,蜂巢能源是魏建军的二次创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据工商信息显示,蜂巢能源最终受益人为魏建军,受益股份比例超过60%。
上周,理想汽车以上涨10.27%居其次,截至7月30日收盘,该股报33.39美元/股,市值增至302亿美元,表现好于蔚来(+1.57%)和小鹏汽车(-1.15%)。
该股27日大跌近14%,28日又大幅反弹15.71%,并得益于30日上涨8.9%,一周涨幅超过10%。
消息面上,理想汽车已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上市指日可待。另一方面,理想汽车的“水银”事件仍在发酵,而座椅支架生锈的问题又被曝光。
不过,这似乎并未影响理想汽车刷新月销记录。
8月1日理想汽车官方披露,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首次突破八千辆;1-7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3.87万辆。
为了销量的可持续性和更大突破,笔者认为,面对车辆不断涌现的质量问题,理想汽车应该展示出作为企业应有的态度和担当,而不是一味“甩锅”。
上周,吉利汽车涨幅为9.49%,位列板块第三。截至30日收盘,该股报25.95港元/股,市值增加220.97亿港元至2548.47亿港元。
7月28日,吉利汽车宣布,旗下吉润汽车与欣旺达及吉利汽车集团于7月27日订立合资协议,订约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开发、生产及销售混合动力电池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吉润汽车、欣旺达和吉利汽车集团分别出资41.5%、30%及28.5%。
此外,上周,吉利汽车集团还与全球最大独立汽车零售商英之杰集团达成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共同开发智利市场的合作声明。
绑定上游,加强渠道合作扩大海外市场,吉利汽车市场布局逐步深化。
跌幅方面,上周江淮汽车一周跌幅达到17.52%,位列板块和额总榜跌幅第一。截至7月30日收盘,该股报17.75元/股,市值减至336亿元。
经过两周较大幅度增长,该股上周出现明显下挫,前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9.94%和10.01%。
7月27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股东“安徽国控集团”将其持有的约3654万股股份,无偿划转至安徽省财政厅。交易完成后,安徽国控集团持股6.15%,安徽省财政厅持股1.93%。
同日,江淮汽车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为-2.7亿元。
对于业绩改善,江淮汽车表示主营业务毛利增加约6.11亿元,工厂资产转让和土地收储,导致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55亿元。
不过何时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江淮汽车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另外7月29日,江淮汽车否认了为小米代工的传闻,称未与小米就合作造车进行过商议,也未达成任何合作造车的意向。
紧接着7月30日,江淮汽车公布,拟对类金融业务进行剥离,将公司持有的合肥江淮汽车融资担保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公司及子公司持有的安徽中安汽车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49%的股权进行转让。
截至7月29日,江淮汽车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约2458.8万元,将计入2021年当期损益,对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这两则消息,不知能否对江淮汽车本周走势构成利好。
老生常谈,上周恒大汽车依然表现较差,继续下挫12.1%,排名跌幅第二,截至30日收盘,该股报12.5港元/股,市值缩减至1221亿港元。
该股27日已刷新52周最低10.34港元/股。
上汽集团也出现11.4%跌幅,截至30日收盘报18.34元/股,市值减少275亿元至2142.75亿元。
整体而言,该板块上周表现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