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瑞的精彩开场,已经证明了吉利具备了颠覆实力。
那是在轿车领域,一个自主品牌并不擅长、连吃败仗的地方,星瑞用“超大杯”的产品力与高品质,助力吉利在轿车市场完美实现撑杆跳,它是吉利挑战“高度”,突破天花板的一次伟大尝试。
因为首战告捷,消费者对于同样喊出“颠覆者”口号的星越L翘首以盼。后者的竞技场是在SUV领域,这是自主品牌擅长的赛道。而吉利也凭借博越家族在该领域拿下了一座又一座山头,成绩斐然。
推出星越L,是吉利为了挑战“远度”,将市场边界拓展至合资腹地的又一次伟大尝试。
在《SUV颠覆者行动》中,吉利强调,星越L是不需要用户多花一分钱,就能获得超越期待的一流好车。所谓“一流”,并非是官方自卖自夸,相反,吉利倡导“不比不试不买”,欢迎所有竞品与之比较,也鼓励消费者进行对比尝试。任何开诚布公的态度,都建立在产品力过硬的基础上。
据悉,星越L官宣将于7月20日全球上市,并发布“未上市先交车,不满意可退”的创新尝试,7月5日起已经开启交付行动。
接下来我们就拿星越L与强势合资竞品比比,给它找的对手是本田CR-V与大众途观L,后者在国内SUV市场的地位不言而喻,星越L若要颠覆市场格局,必须冲破它们设立的边界。
有人可能会问:大众途观L不是中型SUV吗?与星越L的定位并不相符,怎么比?
殊不知,越级竞争,本就是星越L颠覆之道的常规操作。
空间不设限,驳斥“够用”悖论
不说别的,仅从空间表现来看,星越L就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它越级挑战CR-V、途观L的底气。
在强势合资品牌主导的汽车市场,基于品牌优势与溢价优势,它们的产品力不用给得很多,也有不少消费者争相买单,久而久之,消费者便习惯并且认同它们的“够用”原则。
然而,“够用”其实是一种不饱和状态,它没有更多的余地去满足用户对高品质用车生活的需求,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用户需要的是“超越期待”。
像本田CR-V的车身尺寸就属于紧凑型SUV市场的常规水平,若加上本田MM空间大法,的确能够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但无论多么强大的“魔法”,受限于2661mm的轴距,能耐终究有限,再多的空余也给不了。途观L的车身尺寸在中型SUV市场属于中等偏下,与锐界、汉兰达、昂科威Plus等同级竞品相比,都是处于被碾压的状态,在2791mm的基础上,它还“强塞”了第三排,狭小的腿部空间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星越L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95/1689mm,轴距长达2845mm,在途观L的衬托下,越级优势相当突出,而且它是5座布局,可想而知后排空间有多么宽裕。
星越L打破了紧凑型SUV空间上限,这层颠覆要传递给消费者的价值体验是“从容”,他们无需担心满载出行是否会局促,无需在出行人数与行李件数之间犹豫。无论你是要带上行囊,追求诗和远方,还是全家出游,享受亲子时光,亦或是贵客来了,要给足礼遇,它都为你创造了最充分的条件,而这一切还仅建立在它是一辆紧凑型SUV的基础上。
营造越级价值,并非只是做大尺寸这么简单粗暴,它要有能力让驾乘者获得足够高级、细腻、舒适的沉浸式体验。
所谓“沉浸式体验”,囊括了我们用车过程中所触、所见、所闻、所听等感官体验,它考验的是车企是否想得周到,且愿意下成本提供。
在星越L之前,没有一款紧凑型SUV能做到这个份上:大面积真皮包裹、麂皮材质、72色氛围灯、BOSE 10喇叭音响、CN95空调滤芯+AQS空气净化+PM2.5监控防护等,血本下得令人感动,甚至会让人自我怀疑:会不会给得有点多了?怎么会给得这么好?
而CR-V和途观L,最多做到真皮包裹,8喇叭普通音响,顶配CR-V连PM2.5装置都没有,顶配途观L的氛围灯只有单色,而它们的价格统统比星越L高出许多,谁的质感更高级不言而喻。
智能不掉队,科技值遥遥领先
如今评判一辆车是否优秀,智能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共同加持的消费时代中,消费者对于智能科技的需求达到了空前高度。
在这方面,无论是纯电领域还是燃油车领域,都是自主品牌在发光发亮,合资品牌则黯淡了许多。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一是“量”,即丰富程度,二是“质”,即价值程度。
先来看第一点。星越L尊贵型(预售价15.80万元)已经为驾乘者提供了双12.3英寸触控液晶屏、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电动感应后备厢等高级配置,这一套配置水平放在合资领域,怎么着也得20万起跳吧。
果不其然,CR-V要在19.58万元的版本才能勉强达到这个水准,倒车影像、只支持控制电话的语音识别等,还是差点意思;途观L就做得更绝了,它还维持着老牌合资的陈旧做派,将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提示、自适应巡航(非全速域)等配置集中在28.58万元的顶配版本,诚意有所欠缺。
再来看第二点,它更能体现出星越L的颠覆力。比如说,星越L是全球首款量产的全域FOTA燃油SUV,“首款”说明它的领先地位,“全域FOTA”则表明它的厉害之处。这项功能意味着星越L可以像那些主打智能卖点的纯电车型那样,具备了无限可持续拓展的能力,通过OTA升级定期更新配置,不断刷新用户的价值体验。
5G-AVP 1km无人泊车系统也带着浓郁的新势力色彩,它在超强算力、丰富感应器的基础上,能够让用户更便捷、轻松、安全地完成泊车动作,对于泊车困难症者而言,这项功能就更“香”了,所有烦恼迎刃而解。
这一切都建立在星越L拥有CMA智能可进化电子电气架构这个大前提下,其无论是算力还是数据传输速率,均远超全球一流架构。而合资在智能化上有些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后也只能看着自主的背影奔跑,从而导致它们在智能化水平方面严重掉队。
性能不压制,起步就是2.0T
智能科技的领先,可以看作是吉利星越L领跑新赛道,而在机械硬件方面赶超,则是吉利昂首挺胸,挥手作别昔日落后的中国汽车工业。
在内燃机这条旧赛道上,自主品牌长期被合资甩在末尾,这也是二者品牌力悬殊的关键所在。以吉利为主的自主品牌强势崛起之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国产车型对合资进行反扑,星越L便是冲击最强、力度最大的一个。
它起步就是2.0T,175kW/350N·m的动力性能遥遥领先同级,对抗途观L 2.0T高功(162kW/350N·m)也有优势。再配合爱信8AT,一套同级最出色的动力总成便形成了。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星越L低扭有力,起步轻快,几乎感受不到涡轮迟滞,当转速拉高时,动力源源不断供给,2.0T发动机与爱信8AT配合默契,降挡过程干脆利落,深踩油门后动力迅速到位。值得一提的是,星越L不仅跑得快,也刹得稳,连踩十脚百公里制动偏差均小于1米,让驾乘者在激情驾驶的时候也能有充足的制动信心。
同时,星越L在四驱尊贵型17.80万元(预售价)的版本就搭载了国内首发博格华纳全球最新一代四驱技术,在降低消费者享受优质四驱门槛的同时,响应速度提升了16.7%,无论在传动还是脱困性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拓宽了星越L的用车场景。
CR-V 的1.5T+CVT组合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平顺、可靠是其最大优势,但要说到操控快感,的确有些为难它了,加上四驱系统的它在稳定性与爆发性上有所提升,不过要21.78万以上才有四驱版本。
途观L四驱获得门槛更高,26.98万才能上四驱,且车系中还有1.4T版本,显然不够诚意,不过消费者主要买的还是2.0T+7DCT动力组合的版本,这套动力也是“老江湖”了,技术成熟,可靠性强,但毛病也“老”,低速或拥堵路况下,DCT的顿挫令人难以愉悦,高速动力是够用,但对比星越L后,总觉得澎湃感差了一些。
写在最后
我们常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超越了合资或外国品牌,但当下占市场主导地位的能源引擎仍是燃油机,一些有实力、有血性的自主车企,并没有放弃在旧赛道追逐,乃至赶超的机会。
星越L和星瑞一样,都被吉利寄予了重塑市场格局、定义价值标准的厚望。它从紧凑型SUV市场“起跳”,落脚点不仅超越了此前家族内任何一款SUV所创造的辉煌,更冲破了由合资SUV标杆设置的边界。而受益的自然是消费者,他们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在14.80-18.80万元(预售价)的基础上,就能获得30万级的价值体验,这才是消费升级背景下,车企该怀揣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