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委书记解密为何投资蔚来!

电动知家
06-14

电动知家消息,6月12日晚,央视《对话》栏目播出特别节目《万亿城市新征程·合肥》,此前央视《对话》这一专栏已经分别对话过济南、苏州和无锡等地一把手。只有这一次,“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解密为何投资蔚来(NIO.N)”成为了刷屏话题。

39分钟的节目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围绕城市气质、万亿合肥、科技创新、产业投资、营商环境等话题,对合肥的创新密码、“发家”之路和未来前景进行了精彩解读,金句频传!(强烈建议看完整视频

小编根据节目问答梳理提炼出十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 “科里科气”
主持人:合肥的城市特质是什么?
虞爱华:中国科大学生写了一首歌,讲中文系的学生“文里文气”,学外语的叫“洋里洋气”,学历史的叫“古里古气”,他们说合肥是“科里科气”。因为科技创新现在是合肥最大的标识、最大的动能、最大的潜力。
关键词二 万亿是数字更是标志
主持人:万亿城市意味着什么?
虞爱华:万亿是数字,其实更是标志。从居民收入看,增速高于GDP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又高于城镇居民,在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从企业看,去年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增长了14%,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创九年来新高。从产业结构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过18%,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5%,制造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4%。
关键词三 创新创新再创新
主持人:合肥这么短时间进入“万亿俱乐部”,“合肥速度”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虞爱华:“合肥速度”背后靠的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有人说,合肥这座城市把创新当生命、抓创新像拼命、视创新如使命。
一是科技创新。合肥已经集聚了一大批“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一大批科学家,现在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已经达到135人,各类人才190多万。
合肥作为国家四大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有一批“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有一大批“国之栋梁”的科技工作者,诞生了一大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如“墨子号”卫星、“九章”量子原型机、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嫦娥钢,等等。
二是产业创新。合肥把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国家第一批战新产业集群,入选数居全国城市第4、省会城市第2位,去年,合肥一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800家,创历史新高;新增上市公司12家,也创历史新高,其中科创板新增上市7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
三是机制创新。合肥坚持以政府更有为,推动市场更有效。去年疫情期间,为了帮助企业尽早复工复产,合肥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通过包机接回外籍技术人员6批次701人,在全国都是较早的。
不仅如此,2020年,合肥采取一系列精准举措,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出“链长制”,由市级领导分别担任12个重点产业链“链长”,推动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大减税降费惠企力度,全年减税降费超220亿元,直接惠及市场主体48万户次。
关键词四 是“产投”不是“风投”
主持人:现在媒体称合肥是最牛风投机构,怎么看这种说法?
虞爱华:准确地说,我们不是“风投”,是“产投”;靠的不是赌博,是拼搏。因为,赌博是有今天没明天,拼搏才是抓今天赢明天。
关键词五 芯屏汽合、集终生智
主持人:合肥“投”什么?
虞爱华:主要是“两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合肥做了许多“无中生有”“新题大做”的文章,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关键词六 担当作为不是胆大妄为
主持人:投资的风险谁来担?
虞爱华:投资的风险肯定是党员干部担,特别是主政者,要敢于担风险。“只想保险,怕担风险”干不成事。当然,担当作为不是胆大妄为,必须基于科学的决策、严密的程序。
有多大的担当,干多大的事业。纵观合肥,许多成功战例,都是基于科学的决策和严密的程序,都是与企业先“共患难”,然后才“同富贵”。京东方、蔚来汽车的成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七 一任接着一任干
主持人:对于任何一家投资机构来说,如果基金经理换了人,投资策略就可能会发生改变。那么,一座城市会不会因为人事调整、变动,而改变原有的投资策略?
虞爱华:合肥始终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会因为人事的变动,影响对企业政策的变化。我们还坚持“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永做好朋友”,这样的营商环境让合肥正从过去的“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关键词八 最持久的投资
主持人:合肥历史上“最持久”的投资是指什么?
虞爱华:在合肥还有一项十分特别的投资,一投就是50年,堪称史上最“持久”的投资。而这,正是合肥与中国科大“一城一校”之缘。
合肥与中国科大相亲相爱、相伴相随,而且历久弥新。没有中国科大,合肥难有今天这样出彩。中国科大有今天,也有合肥出的力。
关键词九 独家发布
主持人:今天有什么样独家发布?
虞爱华:合肥即将实施“技术工人租赁住房安居工程计划”,对在全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就业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按照90平方米、70平方米、50平方米,三年免费提供租赁住房,如果自己租则按照市场价格,给予三年房租补贴,让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合肥有“一席之地”、能“一展所长”。
关键词十 未来合肥
主持人:未来怎么看合肥?
虞爱华:要让合肥“创新愉快”更愉快,“养人的地方”更养人,力争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枢纽、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天地。
从去年至今,合肥频频走红背后,折射出各地政府产业转型之下的普遍焦虑:一座城市想要摆脱粗放增长的路径依赖谈何容易。不过,作为国有资本投资模式在合肥的成功,很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相比来说,深圳、苏州和成都等地产业发展思路可能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在央视《对话》中,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宏卓以当时投资蔚来为例对外透露了合肥国资投资的决策程序:
当时合肥是四条战线同步在开展。
第一组织了专业的团队,也委托了国内一些顶尖专家进行论证,对蔚来的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等进行全方面的研判;
第二,高度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他们采用的这种换电模式的支持,给做决策提供一些支撑;
第三,委托了专业的机构,通过法务和财务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
第四个战线就是我们跟他们进行详细、周密、严谨的商务谈判。
对于合肥做的这些“背后工作”,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说,合肥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在决策程序方面也是很有创新性,通过专业投资机构来联合投资,进一步从市场角度去验证投资的合理性。
所以,合肥对蔚来的投资,是建立在对风险有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再经过科学的一个决策程序后坚决地去实施。虽然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决策,但背后做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实际上,不光有这些严谨的科学决策程序,根据此前有媒体披露的消息,合肥还和蔚来进行了一次“高业绩对赌”。
根据曝光的信息,为了拿到这笔投资,蔚来要达到的目标是:“蔚来中国2020年营收148亿,2024年营收1200亿元(上市6-8款车型),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4200亿元,总税收78亿元,并且2025年前在科创板上市”。
最新曝光的对赌协议显示,蔚来需要在5年内完成上市,否则需回购。其中,蔚来汽车需回购蔚来中国股份的情况包括以下5种: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
从对赌协议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合肥虽然是“雪中送炭”,但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分步实施、分批到账,既要求2年内的年销量不低于2万辆,又要求蔚来“及时”IPO上市。合肥极力拉拢蔚来,也是顺应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也是迎合未来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而处于造车新势力头部的蔚来汽车显然是最佳选择。合肥不愧为“伪装成政府的最佳投行”,在投资方面已经极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