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首试】务实的选择 试驾比亚迪宋PLUS EV

周鹏
04-28

近期关于比亚迪的热度全都集中在DM-i平台上,长续航、低油耗,比亚迪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它的认知。不过目光往远看,纯电动依然是未来,比亚迪在这方面的能力自然不用过多解释,自研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几乎已经普及了全系纯电车型,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的主角——宋PLUS EV。在体验过燃油版与DM-i版本车型之后,纯电版的宋PLUS会不会再次带来惊喜呢,看完下面的文章,自然会有答案。

目前,宋PLUS EV车型已经上市,共推出了两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分别为16.98和18.68万元,新车的亮点在于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音以及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加入比亚迪宋 PLUS车友群加群


  “龙颜”依旧在线

除了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外,比亚迪这些年的另一大突破就是设计风格了,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自成一派,Dragon Face设计语言屡试不爽,无论放在哪一类车型上面,第一眼给你的感觉绝对不赖。

为了在一个车系中有足够高的区分度,比亚迪不同能源类型的车型均有着不同的外观设计,眼前的这台宋PLUS EV也一样,它与之前的燃油版以及DM-i版车型在外观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同属EV车型,宋PLUS EV的前脸与汉EV有很大的相似度,但绝对不止直接搬过来那么简单,在一些细节之处你能够看到属于宋PLUS的独特之处,比如大灯组的轮廓以及下包围的装饰,宋PLUS EV看起来要更加的活泼,少了汉EV的严肃与庄重。

比亚迪的大灯组造型一直是我喜欢的类型,兼顾了造型与功能,宋PLUS EV就是这样,内部倒“777”形的LED日行灯,在点亮之后非常漂亮,并且支持自动大灯、自适应远近光等功能。

相比之前的宋Pro EV,宋PLUS EV的车身长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车长达到了4705mm,轴距为2765mm,在紧凑型SUV中属于主流的水准。

虽然拥有传统的车身结构,但是宋PLUS EV的车顶线条从B柱往后缓缓向下收紧,看起来还是挺飘逸的,再配合侧面呈现出的光影效果,还是营造出了相当不错的运动感。虽然不如溜背SUV那样的个性,但又比传统车型更加活泼,而且还保留了实用性。

19英寸的双色轮毂造型简洁、耐看,与整车的气质非常搭调,有时候追求简单也是表达美的另一种方式,就像白色短袖和牛仔裤搭配黑色帆布鞋那样,干净的让人喜欢。轮胎方面,这台宋PLUS EV配备的是佳通的Comfort系列,规格为235/50 R19。

比亚迪宋PLUS EV的尾部设计与燃油版和DMi车型相比就没什么大的变化了,除了左下角的标识外,基本就看不出区别。整体的设计风格不如前脸那么有冲击力,但是像贯穿式龙爪流水尾灯这些典型的家族元素依旧还在,看上去不会单调,非常耐看。

比亚迪在设计方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宋PLUS EV车型的定位并非旗舰,但是通过外观的设计你能够发现还是花了心思在里面的,保证家族统一的前提下也做了针对化的调整,看起来还是比较协调的。

  后排舒适性是看点

宋PLUS EV车厢内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质感更高级了,这里说的高级来自于两方面:

第一,中控的布局采用了很多曲线的元素,视觉上带来更多的环抱感,看起来更加的上档次;

第二,车厢的配色非常的温馨,基本都采用了软质材料覆盖,再加上金属出风口这些的细节点缀,高级感油然而生。

宋PLUS EV全系标配了12.8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大屏,支持90度旋转,车机使用的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无论观感还是使用的流畅度都表现不错。

液晶仪表为12.3英寸,整体的素质属上乘,但UI布局不够简单明了,看起来有些凌乱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宋PLUS EV的前排座椅采用一体式设计,看上去颇为动感,高配车型还提供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的配置,但也有遗憾,就是没有配备腰部支撑调节。

后排座椅足够宽大,保证了较好的乘坐舒适性表现,座椅的靠背倾斜度也还支持多级调节。

此外,后排地板也采用了全平的设计,对后排多人乘坐时的体验更有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宋PLUS EV的后排座椅填充非常柔软,而且坐垫也足够长,对腿部的承托性很好。另外,在腿部空间方面,身高178cm的乘客可以轻松保证两拳以上的腿部空间。

宋PLUS EV的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之后能够与后备厢形成全平的空间;另外,宋PLUS EV后备厢的地板也采用了双层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高度。

 底盘表现有惊喜

电池方面才是这次宋PLUS EV车型的重点,根据目前公布的配置,宋PLUS EV旗下的两款车型均搭载了比亚迪自产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池组容量均为71.7kWh,NEDC续航里程为505km。

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已经不陌生了,它的优点总结可以归为两方面。首先就是安全性,相比传统的三元锂电池有着更高的热稳定性,所以在安全方面自然也有着更好的表现;其次,刀片电池的结构也更加创新,这让它的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的电池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比刀片电池带来的优点,我更加关心宋PLUS EV驾驶起来的感受。首先,在动力方面,宋PLUS EV在前轴放置了一台驱动电机,它的最大功率为135kW,最大扭矩为280N·m,单从电机的布局和参数就能够看出,宋PLUS EV的定位依然是强调简单的代步出行,在性能方面,是远不如唐EV和汉EV那么凶猛的。

驾驶起来的感受也验证了我的猜想,宋PLUS EV的整体动力表现符合城市代步车的性格,但是不同驾驶模式下的动力风格还是有很大差异的。Eco与Normal模式下的动力表现比较慵懒,尤其是Eco模式后,加速踏板前半段的反应并不够积极;而在Sport模式下,加速踏板前半段的反应就比较灵敏了,动力表现的很充沛,驾驶起来具有一定的快感,但车速超过100km/h后再加速能力一般。

Sport模式下虽然动力响应充沛,但当车内有乘客时,非常容易制造出眩晕的效果,所以在这个情境下,建议将驾驶模式调整为Eco或Normal。而在动能回收方面,这台宋PLUS EV同样有两个挡位可以选择,在动能较强的模式下,松开油门踏板之后的拖拽感非常明显;当选择一挡时,能量回收机制不会对车辆有太明显的拖拽感,整个使用感受和燃油车非常相近,不会给乘客带来较强的眩晕效果。

宋PLUS EV的底盘悬挂表现出乎了我的意料,行驶过几个沟坎,它的底盘过滤颠簸的能力相当不错,厚重感与稳定性出色,就像是棉花包裹着橡皮糖,外柔内坚,这样的风格无论是乘坐还是驾驶都可以兼顾,明显看得出是花了心思在里面。

最后值得一说的就是宋PLUS EV的隔音能力了,这台顶配车型配备了前排双层夹胶玻璃,在中低速度区间行驶的时候,它的车厢非常静谧,高级感突出;不过当高速区间行驶时,底盘的噪音就很明显了,不过整体是一个可接受的状态,没有达到扰人的程度。

  总结 

放眼去看,宋PLUS EV是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产品,无论是厂家还是这次试驾活动中其它的媒体朋友,对它的评价都是非常的均衡。的确,考虑到市场政策的限制,一些消费者对于纯电动车的需求条件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他们渴望得到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全能的产品,宋PLUS EV就是这样,没有太多花哨炫技的东西,更多考虑的是务实。16.98-18.68万元的售价区间,目前在这个级别价位中,宋PLUS EV的竞争对手还是非常少的,无论是刀片电池还是实用的功能,都能够进一步提升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