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一天!电动车冬季充不上电,什么情况?

嘿电
01-18

2018年的最后几天

老天爷好像要让人们深刻的

记住这一年

天气变的异常寒冷 

12月27号最高气温达到了

零下5度

而最低气温更是达到了

零下20度

对于电动车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小二我

做为一名新能源车主

经历了买车以来

第一次充不上电!

 

每天开着自己的电动车

(后文以“大白”简称)

往返于公司和家之间

虽然看起来,方便快捷

但其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到了冬季

为了实际续航可以更长一些

空调、音响一率不开 


为了抵御车内的寒冷

穿毛衣、套围巾、带手套儿

成了我冬季驾车的

必要装备 

12月27号这天晚上,和往常一样

在瑟瑟发抖的驾驶过后

安全到家

 

此时仪表显示车辆

剩余电量45%

考虑到后期还有几天班儿要上

肯定撑不到周末

而且冬季天气寒冷

过放电会损害电池

所以用买车时赠送的

家用慢充充电桩

给大白及时补点儿电

悲催漫长的充电过程

也正式开始

理想和现实总归是有差距的

晚上11点洗漱好

准备上床睡觉时

习惯性的打开房门

看了看充电桩的增程电表

没有工作

停了?

难道充电异常停止? 

换上厚厚的衣服

下楼查看充电桩的状态

我的天!什么情况?

显示异常结束

重新操作启动充电,还是不行

就这样反复了两三次

都以失败告终

回到家手冻的通红

没了知觉

 

慢充充电充不进去

为什么啊?


 


第二天,提心吊胆的

以30km/h的龟速

到达公司后

问了嘿老板才知道

大白的慢充系统和动力电池组

没有配备,任何温度控制系统!

动力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在昨晚零下20度的极寒温度下

减慢了电池的化学反应效率



具体充电化学反应过程为

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嵌

经过电解质嵌入

在负极的石墨上生长

与此同时

相同数量的电子沿与放电时相反的路径

进入负极材料

完成充电过程 

而随着温度的降低

在电极材料中的

锂离子活性也会越来越低

它们犹如怕冷的小动物

温度一旦降低,活性就会下降

甚至还会“冬眠”

而由于我们的车没有温控系统

天气太冷

电池中的锂离子

也没有了活性

自然就无法进行电池的

充电化学反应

这也是为什么昨晚

充不上电的原因

清楚了原因

马上对症下药

忙完了手头儿上的工作

和领导请了1小时假

选择在下午3、4点

在室外温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到公司周边的,快充桩进行充电

此时车辆剩余电量30%

可行驶里程105km

经过10多分钟的,短暂行驶

到达了离公司最近的,快充充电区

然而一直都很空旷的充电桩

居然在今天破天荒开始排队了!

出来一辆、才能进去一辆

没有多余的、充电桩可以使用

 

等待了半个多小时

马上就要轮到我

进场充电了

心里既有点激动,又有点忐忑!

想着如果和嘿老板说的一样

因为温度的原因还好

快充桩应该

就可以冲上电了

回家后等气温升高

应该,也不会出现充电问题

 

而要是充不上电

估计就是电池出现了问题

事情就搞大了!

进到充电区后

看着不同品牌、不同大小的纯电车型

齐刷刷的在被像脐带一样的充电线

“喂奶”

有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相信昨晚极寒的天气

给我们这些车主伤害不小!

插上充电抢

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后

可算是喝上“奶”了

真香!

此时的需求电流为17A

需求电压为307V

最高单体电压为3.27V

最高测量点温度-6℃

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冬季天气寒冷

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功率的

快充桩进行充电操作

所以冲到了50%

保证可以正常回家

便停止充电

等回到家里用慢充桩继续“喂奶”

此次共冲进13.18度电

用时29分30秒

共耗费19.46元

拔枪走人! 

总结

经过这悲催的充电故事

相信您已经体会到了没有配备

智能温控管理系统的

电动车车主的困扰!

好在经过2年的升级改造

目前市面上上市销售的车型

基本都会配备智能温控系统

让这种恶心事儿

发生的概率有效降低 

冬季低温一直是纯电动车的噩耗

而工程师们也在逐渐设计研发出

抵御极端天气的解决方案

相信再经历个3,4年在极端天气下

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会逐渐接近

甚至超越燃油汽车的性能

小苗儿终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