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选车143期,我是萌哥。电动车加速升温。以前我们是聊得多看得多。而现在,真正下手的人也一下多了。销量无法再让人忽略。而且,不同于以往人们迫于城市限牌,不得不去买一台低价电动车代步,而现在,高价位电动车也在迅速增长。正巧上周有条后台提问:“40万左右的预算,我想买一台比较好的电动车,怎么选?怕被特斯割韭菜,萌哥还有什么推荐吗?
收到~老规矩,聊具体车型前,先多啰嗦几句,对40万级别,这种高阶的电动车,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点,电动车的核心技术说到底就是“三电”,电池、电动机、及电控等辅助装置。这是评判电动车的硬实力;厂家宣传电动车,最爱说两个指标:一个是百公里加速时间,一个是续航里程,对吧?这两点数据虽然重要,但真不能作为评价标准,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电动机大一点,永磁体厚一些,线圈多绕一几圈,功率和加速自然就强了;装个更大的电池,续航自然也就远了。说到底,就是增加点成本的事儿,对于40万这么贵的一台电动车,这不是问题;
那么三电的强弱体现在哪呢?比如你的电效率:同样的电池容量,你的车能跑得更远,同样的续航,同样的加速,你的车体能更轻更小巧,空间不被挤占,那你就牛逼;还有车在低温、高温和恶劣环境的表现,续航和动力会打几折?是不是稳定? 当然还有电池的安全性,碰撞时、快充时会不会有危险。
也基于这一点,我对买电动车一直建议:绝不能当小白鼠。传统燃油机经过了一百多年才真正成熟。对于电动车,这种新生事物,我们起码要买经过了市场考验,有市场反馈,有别人给趟过坑的产品。
第二点很简单。但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电动车也是车,除了动力系统变了,其它地方和传统车没什么不同。所以,我们买车时,对车子的各种要求,评价车好坏的各种标准,比较车架的结构和刚度、底盘悬挂的调校、车子的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等,也都同样适用于电动车。所以,我对某些靠代工厂生产的新势力电动车,一直存疑。这些代工厂,以前连10万元的低价车都造得汤汤水水,摇身一变,产品真的就能改天换地了呢?
最后一点算是我的推荐经验,买高阶电动车的车主,往往都另外有一台传统燃油车,所以既然你的第二台车打破常规,选择电动车,其实也应该跳出惯性思维。如果你非要选又要快又要舒适又要大空间,上班买菜接娃自驾都能干的车,何必又要做这个另类选择?我们不妨更宽容一点,不那么贪心和挑剔,一台电动车,它能给你不同的全新体验,能不像传统车一样乏味,不是很好吗?
进入车型环节。虽然特斯拉最近被负面新闻所扰,被全民各种喷。但我还是会首先聊它和推荐它。为什么呢?基于两点,第一,特斯拉的三电系统确实很强,而且经过多年迭代和提升,完善可靠。马斯库的确是个技术偏执狂,你看他SpaceX火箭这些年不惜成本的屡败屡战就知道,这和不少喜欢把自己标榜成中国特斯拉,而拿技术当故事当人设的车企,还是不一样的。
第二,只有特斯拉有自建充电桩和充电网络,无论你日常的充电体验,还是跨城的充电便利性,其它任何电动车暂时没法比。
最后,就是产品,符合今天话题的特斯拉,无非model 3 和model Y两款,如果你真实开过用过,会发现它的驾驶质感和表现还是很赞。你可以回搜一下我们之前在山路试车道和赛车场试驾的节目。
那么这两台车怎么选呢?很多人可以会说model Y比modle 3没贵多少,空间大尾厢大,后排还能放倒,实用性强得多,肯定选它啦。但这是一台电动车啊,modle 3的加速更快、操控更轻巧灵活好玩,视觉上也更灵秀帅气一点,如果你另外有车去解决柴米油盐的通勤问题,它不是更精彩有趣一些?也因此,model 3我会推荐你买performance高性能版,3秒加速,跑车杀手;而model Y则买低配的长续航版足矣,家用足够,续航里程比高配版还更长点。
那这两台车有什么缺点呢?其实也很明显,内饰简陋,那真是相当的简陋,连多块小屏都舍不得;舒适性一般,那也是相当一般,特别是model 3的后排乘客,真是受委屈了;此外,这两台车在国内大城市真是烂大街了,所以基本没有回头率,你买任何一台其它同级电动车,都会比它更个性。
第二个品牌,它曾被人认为是特斯拉最强的对手,但目前销量还处在尴尬期。极星的polestar 2;先说优点,第一,品牌牛,polestar曾经是沃尔沃的高性能改装品牌,好比宝马的M-power和奔驰的amg、它上来的第一台车就是价值200万的GT跑车polestar 1;第二,这台车的性能强悍,特别是加装了性能配件包的版本,我曾经在专业赛车场开过它多次,非常厉害;第三,就是从外到内设计感强,尤其是内饰和车机系统,完全脱离了沃尔沃,而且优于沃尔沃。
那缺点是什么呢?第一也是外形设计,太直男了!线条太硬朗,和model3的圆润和流线形鲜明对比,所以作为电动车当前的购车主力,女车主们不待见它;第二,就是上市的价格偏高,起步价超过40万,尤其在特斯拉连番降价下,它就很尴尬了。不过说现在也终于降价了,终端实价和特斯拉差不多。这样的话,如果你是追求操控感的直男,你不喜欢和满街开毛豆3的妹子和大姐混为一谈,polestar2,是个不错的选择。
BBA蓄劲多年,终于进入电动车发力期。三大品牌都有主打车型在售。40万左右预算可以买到的车,首先是宝马的IX3,这台车我去年参加了它的首试,年底还借来一台长测。给我印象特别深的地方有三点,第一,宝马独立开发的三电系统非常厉害,尤其是能量密度和效率,靠一个74度电池就可以实现500公里的续航;第二是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去年底我们对比测量了多款不同车型的L2级智能驾驶,无论智能程度还是操作的便利性,它是最好的一个,特别是自动变道功能,非常聪明非常魔幻;第三,就是它的底盘悬挂调校出色,依然是宝马熟悉的味道,由于重心更低更靠后,操控感甚至优于燃油版的宝马X3;
那它的缺点在哪?和X3长得太像了!从外到内,除了那几抹蓝,就是孪生兄弟,甚至连加速成绩都一样。所以它给不了任何你电动车的新奇感和未来感,并且刚上市时的价格又贵,所以人们会说,我为不去买便宜得多的X3呢?好在,这款车年初官方怒降7万元,终于把价格基本和model Y看齐,而且在限牌城市,也终于能算通经济帐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务实的车主,它是非常不错的。
相对比,奔驰就聪明不少,虽然EQC是GLC的油改电版本,但外形改得非常不错,乍一看甚为拉风,所以上市时还收获了一波销量,不过这台车严格说,仍然是过度产品,性能和技术一般,从初期用户的反馈看,也有不少毛病,所以虽然现在它的终端优惠也不小,不过我还是不推荐。其实奔驰的大招在后面,接下来会有一个暴发期, 6款新车陆续登场,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说到奥迪etron,这台车我太熟悉了,当年它在迪拜的全球首试是我参加的,前年底,我们还把它开到零下20度的崇礼冬奥会村,虐了整整一周。直接回搜我们的节目,简单说,这台车无论外形、科技感、性能和高级感都能满足你。而且还很实用。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贵,之前纯进口版的入门价格也要60万左右。不过今年它正式国产,希望价格能够降下来,给我们惊喜。
其实40万以上的电动车,还有两个国产品牌的选项,
一个是红旗E-HS9,50多万起步,前几天我直播时,正好在红旗店里试过它,无论价格还是配置,堪称国车之光,无论设计还是体积,真会给你一些劳斯莱斯库南里的即视感,不过这台车我觉得更适合商务接待,家用太大了。我估计有的充电位都停不下;
第二个是蔚来ES8,这台车看过我节目的知道,我一直不推荐,车的品质不论,个人觉得太贵了,不值40万的价格,特别是相比很多新涌现的20多万国产电动车,我没发现它的优越点在哪?不同意可以留言讨论。最后,我知道20万价位的电动车可能更符合多数人的买车计划,可选的车也更丰富。没关系,我下期接着说。欢迎大家关注订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