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奥迪国产Q8的消息逐渐明朗。据悉,上汽奥迪的C级SUV技术改造已于2021年2月在宁波工厂开始,项目完成时间则为2022年6月。
以上动态释放了两个信息:其一,国产后的Q8,大概率会与大众途昂在宁波工厂共线生产;其二,新车有望在2022年6月下线,随后于下半年面市。
A7、Q8相继国产,奥迪下的是什么棋?
自2019年上汽奥迪开始计划将A7国产,到今天国产Q8也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不到3年间,上汽奥迪就已经拉开了“下场搏杀”的阵势。
不过,上汽集团接连将奥迪品牌中相对“冷门”的两款车型国产化,又是因何而为呢?……
在奥迪看来,研发一款车型的最大意义,除了作为技术和设计实力方面的“图腾”之外,当然还是希望在销量方面有所建树。但无论A7、还是Q8,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明显不如人意——首当其冲的原因,自然是进口车那高高在上的价格。
那么,想要提高销量的最直接手段,自然就是降低售价;而降低售价的最直接手段,则非“国产”莫属。
目前,进口版A7的售价门槛为57.38万元,即使有一定的终端优惠,但由于其销量实在有限,就算打“骨折”、恐怕也并非一剂良药,所以其优惠力度连A6L都不如。此外,既然已经到了A7这一层级,190匹马力的低功率版本自然有些“不够看”;那么如果选择245匹马力的高功率版本,落地价格将直接达到60万元以上。
这是一个什么价格水平?……几乎已经达到了宝马7系和自家A8L的门槛;而且对于这个价位的大部分受众而言,A7的运动造型似乎与其年龄略有相悖——因此,他们转投其它车型的怀抱自然就成为了“常规操作”。
但是,如果将价格拉到50万元以内、甚至45万元以内呢?……其受众的局限性不就有可能迎刃而解了吗?......所以,上汽奥迪A7L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宝马5系、奔驰E级、甚至奥迪A6L之外的另一种个性选择。
至于Q8的国产化,则与A7不尽相同。
价格,虽然也是促成其国产化的重要原因;但对奥迪而言最迫切的需求,或许还是想改变Q7在与宝马X5、奔驰GLE的竞争中,近乎“节节败退”的局面。
在Q7、X5、GLE这一类车型之层面,想要获得高销量,单纯降价已经不是最有效的手段。而现实中也是如此——Q7的终端售价最低,但销量却也同样是最低。
但是,如果贸然将已经进行了中期改款的Q7推向换代、或者进行国产,或许得不偿失的可能性更大;那么,直接补充“生力军”——将Q8国产,似乎就成为了一步“妙棋”。
不仅如此,对于即将国产的宝马X5,奥迪也不得不防。目前,进口X5的入门价格为69.99万元;一旦国产之后,这个价格应该会有10-20%的下调空间,进入“5字头”区间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此一来,奥迪就必须要作出应对。而将Q8国产化,正是奥迪之对策——此举既能为上汽奥迪丰富产品线,又能与进口Q7一起、对国产宝马X5发起“以多打少”的攻势,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此举最终收效如何,还得等到国产Q8公布价格、并视其之后的市场效果,才能得出结论。不过,虽然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但将A7和Q8先后国产化,已经算是目前奥迪想要为这两款“冷门”车型打开局面的最佳选择。
国产Q8,可能会失去什么?
国产后的A7变成了A7L——加长了车身尺寸、增加了后备厢,不过却也失去了它最吸引人的溜背造型。
那么国产后的Q8会得到什么?……又可能失去什么呢?……
有关它是否会改名为Q8L、并加长尺寸,眼下暂时没有确切消息。但对比一下Q8和Q7的尺寸(Q8长宽高:5006/1995/1695mm;Q7长宽高:5067/1970/1731m)可知——如果前者想要拥有“霸道总裁”的气质,国产后成为“Q8L”的可能性不小。
毕竟,中国消费者对“L”的偏爱,早已是经年累月、执念颇深。
另一方面,在得到了大尺寸加持之后,自然有可能会在其它方面进行“精简”处理。
比如,成本不低、实用性不大的无框车门,就有可能会成为这“第一刀”。虽然在目前购买进口版Q8的用户中,不少也被无框车门所吸引;但若从销量来看,这很明显并不能代表绝大部分人的购买意愿。
其次,3.0T V6发动机或许并不会出现在国产Q8的动力序列中,而大概率会采用目前A7的两款高/低功率2.0T发动机。至于8AT变速箱是否能得以保留,笔者窃以为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如果要将价格拉到能与国产X5分庭抗礼的区间,8AT在成本控制方面明显不如7DCT有优势。
最后,诸如智能驾驶辅助、整体主动转向等科技配置,应该会在顶配车型之下、采用选装模式,与目前的进口版保持一致。
【车动力说】车企之间的相互竞争,看似始终剑拔弩张。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竞争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能用越来越低的价格、买到可望而不可及的产品——如奥迪Q8这样,曾经的“百万大宝贝”,或许也将再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