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与美国第16任总统一样的名字,林肯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大多数的人想到林肯,脑海中立马出现的只有黑色的,超多亮光镀铬的加长礼宾车,很难会想象出它在off road上驰骋的画面。福特的野性真的没有注入到林肯身上吗?砖叔对林肯旗下中型SUV——MKC的四驱性能进行实测,看看西装革履下有没有藏着一副好身段。
MKC配备了一套基于前驱结构的适时四驱系统,以一组多片离合器作为中央差速机构,最多可将50%的动力分配到后轮。后桥为开放式结构,以电子辅助系统实现轮间的动力分配。所有设置都是智能的,我们不能控制,只需要确保智能AWD是正常工作,我们就可如大多数车一样,挂上D挡走天涯。
MKC以前驱为主,我们先看看它动力从横置发动机通过传动轴传送至后轮的情况。在GIF图上看到,仅仅不到半秒时间,油门也不需要加大,后轮就已经有足够动力令MKC脱困。
那对于前置前驱平台来讲,就算非四驱车型,相信以MKC那381Nm的扭矩和235mm的胎宽,也能在双前轮有抓地力时轻松脱困!看GIF,走起来毫不犹疑的。
交叉轴测试里,MKC也只需轻点油门,等待两秒,智能AWD系统坚决地利用刹车系统,让失去附着力的轮子不能转动,那么开放式差速器自然会把扭矩都传递到还能转动的那侧轮子,因为毕竟有两轮着地,所以脱困过程也是比较轻松。
对于一套不太硬派的四驱系统来说,单轮有附着力的设定未免有些刁钻,但来都来了,摆都摆了,就测试一下吧。当仅单前轮有附着力时,可以看到前轮先转,不到半秒时间,系统检测到前轮打滑,然后后轮跟着转。看视频我们也可以看到,左后轮被试探性地刹停,接着所有打滑的轮子都在被刹车系统介入,一卡一卡的,经过大概5秒的“漫长”等待,以及加大脚油门,左前轮终于靠蛮力把车子给扯出去了。
仅有单后轮附着力的挑战就理所当然以失败告终,毕竟后轴只能传递50%的动力。我油门已经踩到底了,整辆车静如泰山,果然是林肯,失败的样子都那么大气。
林肯MKC始终限制于成本,或者是迎合用户的需求,它的四驱性能并不算强大,当然它的表现在城市SUV里面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了,同父兄弟凯迪拉克XT4在四驱测试上表现和它非常相似。总之,对于它的格调,它的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而言,这样的四驱能力刚好够用,不会成为短板也不会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