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油耗低至2.339L,比亚迪宋PLUS DM-i的确给力!

王仕政 | 01-16

【有车以后 有车试驾】112km,花了接近3小时,这台比亚迪刚发布不久的宋PLUS DM-i我开出了2.339L/100km的油耗!讲真,比亚迪DM-i这套新技术能够带来超低的油耗我是相信的,因为之前我的小伙伴也参加了一次唐DM-i的亏电油耗测试,点击《比亚迪唐DM-i亏电油耗3.6L?》查看,只是我没想到这油耗还可那么低。

没错,这依然是一次比亚迪组织的DM-i车型在亏电状态下(电池电量最低的情况下)的极限油耗测试赛,这台宋DM-i的成绩是我用了快废了右脚的代价开出来的。如果你问这油耗有没有参考价值,我可以非常坦白且认真的告诉你,这肯定有参考价值的。

因为在这近3小时里面,我充分地了解到了这套DM-i混动系统的工作逻辑,在这里也可以大胆地说,在平时正常驾驶的条件下,这台宋PLUS DM-i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和官方公布的会不相上下,因为按照这次测出的实际油耗,即便是油耗翻倍的增加,也不会高于5L/100km。

早前的发布会我就为大家详细解说过比亚迪DM-i的这套最新的动力系统,其最大的亮点简单地概括就是以用电为主的“电油”混合动力系统,日常工况均基于电驱动,只有在高速巡航状态,系统会通过离合器介入发动机进行直接的驱动,以保证各工况下的油耗都十分的接近。感兴趣的可以点击《比亚迪三款超省油DM-i车型预售》进行重温查看。

  测试过程

对于这一次测试,可以说是十分的严谨,首先,车辆的电池SOC(最低电量)状态设置在25%,而车辆出发前的电量也均为25%,也就是HEV模式下的一个最低临界值,而这一次112km的全程也都是基于HEV的串联混动模式下完成的。


确认过电量,在加油站以加满油到油箱口近乎溢出的状态之后,盖好油箱盖,贴上封条后就开始出发进行测试。


112km,大多数以环路为主,为了尽可能的让车辆的发动机不运作,我选择车辆的行驶速度在30-70km/h之间行进,全程盯着电量输出的能耗驾驶,以保证电量处于最低的消耗状态,让发动机尽可能的少介入工作,减少进入发动机充电和供电的状态。

测试开始之后的过程其实蛮无聊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右脚对于油门的精准控制能力,为了避免大家同样无聊,过程在此不加以描述,重点说说这套DM-i系统是如何做到一个低油耗的表现。

宋PLUS DM-i在HEV模式下最低的电量设定值就是25%,也就是说在行进的过程中系统会尽可能的把电量维持在25%的这个数值,以保证有足够的电能调度输出,提供充裕的动力,换言之也就是即便在亏电状态,DM-i系统的动力输出都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只要你踩下油门,就可以感受到充沛的加速感受。

插个题外话,厂方工程师表示在SOC电量处于25%的状态下,可以通过长按EV按键强制进入纯EV的,这个时候系统允许把电池的电量用到剩余10%左右,适合即将抵达目的地,目的地又可以充电的条件下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使用成本,毕竟充电总还是比加油便宜的。

跑题了一点,言归正传,回到DM-i系统运作的这个话题上。在整个测试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套DM-i系统的运作管理逻辑是十分聪明的,它通过侦测油门的开合程度、电机的输出功率来进行调度调整,在平直以及下坡路况,输出功率不高的情况下,系统允许SOC低至22-23%才开始介入充电,然后电量补充至25%发动机便停止工作,车辆便进入到纯电池驱动行驶的状态。

对于发动机的介入,如果不是一直盯着仪表盘来看,如果不是有发动机转速的显示,行驶的过程中几乎是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充电的状态。正如前面所说,1.5L的骁云发动机只有在负载功率较高的时候开始介入,而这时多数在上坡的状态下发生,电机输出功率在超过10多kW,会较为容易激活发动机介入充电以及提供电能驱动车轮。

这台热效率超过43%的发动机,在介入发电的时候,转速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处于一个针对当前工况做灵活调整,整体转速区间会控制在1400-2300rpm的一个最高能效比的区域,以保证整个发电过程中发动机的燃油热效率都在40%以上。而此时发动机处于一个纯发电无太多负载状态,十分稳定地运行,而油门稍大一些,转速会随之提升,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消耗的燃油与发电的输出功率能够达到最大的能效率比,我尽可能的把转速控制在1400rpm左右,而在这个状态,电机输出功率在11-13kW左右,是可以保持3-40km/h的速度完成一个坡度不小的爬坡过程,电动机的高扭矩表现的确要优于燃油机。

整个油耗测试的过程就那么关注着发动机是否工作,是否开始发电,很清楚地可以感觉得到它的发电效率是极高的,每次维持运转的发电时间都是在1分钟内,然后就恢复到电池供电的状态。

就这样坚持了3个小时左右,我们行驶了112km,回到同一个加油站,同一把加油枪,加满到溢出,静置一会,油面下降再加入到溢出,连续两次之后,油液面不再下降,最终加油量2.62L,油耗成绩折算后为2.339L/100km,表显近50km油耗2.9L/100km。

正如前面所说,这个成绩虽然是在一个十分极致的油门调控和速度控制中完成,但是依然很让人觉得有点意外,因为不管怎样,这是真实跑完了112km,日常驾驶,可以轻松实现官方对完宣传的亏电油耗。

  如何能开出超低油耗

不管什么车跑起来,都避免不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存在。特别是对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大家都会有一个认识,就是下坡的时候松油门就有动能回收,这样就能让电池充电,回收的电能可以供后面动力输出使用,能够跑远一点。是的,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前提条件是前方的路况是可以会导致你必须减速行驶的,这个时候动能回收既承担一部分的刹车作用,又可以为电池充电。

而我在无前车影响,或者是条件足以让你以当前速度持续滑行的状态下,这个时候我会尽可能的通过油门控制,把车辆的输出功率控制在0kW或者是1kW的状态,这个时候车辆没有任何的动能回收,车辆处于滑行状态,只有自然的动能减速,在这个状态下车辆不消耗电,也不充电,尽可能的做到逢坡必滑,在快下到坡底的时候再请给油门,维持着当前的速度继续行驶。在大坡度的下坡,车速可以从40km/h增加到70km/h,这种如同自行车一样的滑行真蛮爽的。


车显油耗最低有2.8L/100km

如果有动能回收,车速就会因为回收而减慢,电池当然也会因为动能回收充电。但是因为能量守恒定律,动能转化为电能就存在有一定比例的能量损耗,换言之,充到电池里面的电,是不足以让车辆驱动行驶到一个相对无阻力滑行的距离。


除了下坡尽可能的保持滑行,当然行驶的过程也必须要避免大脚的油门以及尽可能的避免踩刹车,尽可能的让车速维持在均速行驶的状态,而加速则尽可能的通过下坡来增加。

好了,这是我最极致的省油开法,大家了解就好,日常切勿这么做,因为真的好累,费神又费时间!有一台油耗表现那么低的宋PLUS DM-i,如果不是因为要做极限油耗测试,我早就不知加速开到哪去了,因为真的很好开,很平顺。

  宋PLUS DM-i买什么版本最好?

宋PLUS DM-i的出现,真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5.38-17.58万的预售价究竟买51km的续航版本好还是买110km的续航版本好?我们一起快速地分析一下。

首先,110km的版本是支持快充的,而51km的版本并不支持快充,这个快充的好处就是在亏电状态(SOC25%)下半小时可以充电满至80%,换言之就是去个有充电桩的商场或者停车场,上个厕所、买个奶茶的时间,电池就差不多充满了,等待时间最多1个小时就能满能量出发,保持纯电状态的行驶。

就这一个快充以及电池容量、续航大了一倍,就足以推荐大家购买110km的长续航版本。除非你真的打算买一台宋PLUS DM-i当燃油车用,身处周边充电真的很不方便,那么51km的版本才是你的选择,不然都推荐购买110km的长续航版,毕竟性能也还能增加不少,7.9秒的加速成绩,看着思域都不怕!

  总结:

一番的油耗测试,可以看到宋PLUS DM-i的确很省油,但是这个相对通常的测试条件并不是它最大优势展现的地方,其能耗最优化的战场应该在于城市的拥堵路况,日常城区的通勤驾驶,相比起其他的燃油车,还真的具有一定的颠覆意义!

怎样,喜欢吗?还是怀疑,亦或是有什么意见?留言区等你!如果你对宋PLUS DM-i感兴趣,也可以通过下方加入群进行讨论。

加入宋PLUS DM-i车友群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