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其车 · 知其人 ————
日本次文化
Jeapanese subculture
日本暴走卡车有何魅力?
连吉泽明步都爱不释手。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改装车也是如此,不同的地域文化也会衍生出不同的改装风格。但大多数改装都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偏向性能属性和走外观范儿两种,并且改装的车辆大多以性能车和经典车型为主,不过,在日本还有一种以改装卡车为主的群体。
如果你走在日本的公路上,突然有一辆被闪耀的霓虹灯装饰起来,并配有浮夸的镀铬装饰的卡车走你身边路过,那么也不必太过惊讶,这就是被称之为Dekotora的暴走卡车。今天,范儿就和大家聊聊,日本的卡车究竟有多疯狂?
暴走卡车的起源
在上世纪50年代,一群社会底层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除了经常闹事之外,这些年轻人还会驾驶着自己的机车在公路上飞驰。为了使车辆的速度更快,通常会把消音器拆除,以至于在驾驶时发出巨大的噪音。
到了60年代,暴走族继续壮大,并且除了机车之外,还会对汽车甚至卡车进行疯狂改装。改装风格也是十分夸张,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关注,从而宣泄愤怒张扬个性。也就是在60年代日本卡车界流行起了暴走卡车。
日本的暴走卡车在外观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大量的电镀件装饰、花哨的车灯以及充满日式风格的浮世绘涂装。整车看起来非常浮夸,但又有一种另类的霸气感。
当然这种浮夸的风格也存在一定的实用性,因为日本沿海货运业十分发达,在运货过程中为了防止海风和海水中的盐分侵蚀车身,所以货车司机才用大量镀铬铝板将车辆保护起来。
到了70年代,暴走文化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还推出了关于暴走卡车的电影。在1975年,一部以卡车司机生涯为题材的电影《卡车野郎》,随后还有《暴走卡车美少女》等影视作品。这些电影你可能没看过,但里面的“老司机”吉泽明步你一定知道,在电影中她就是开着暴走卡车招摇过市的。
并且,这种暴走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说唱歌手Rich Chigga在MV里,还是Gucci的广告中,都有暴走卡车的出现。
除了外观极具辨识度之外,这些暴走卡车的内饰也进行了改装,采用了大量的皮革、丝绸以及天鹅绒材质,使车内看起来非常奢华。有些司机为了彰显自己的土豪气质,干脆把车内贴满了LV的标志。
暴走卡车不只用来运货!
如果你觉得这些暴走卡车的改装,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霓虹灯、搞一些夸张的涂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车的改装费用还是非常高的,有些司机甚至会用一生的积蓄来装饰自己的爱车。
改装后的车仍然可以继续运货,但有些司机则会买两辆卡车,一辆用来赚钱一辆则更像是一辆Show car。甚至有位大佬拥有3辆暴走卡车,前前后后改装花费了35年的时间,改装费用至少在60万美元(约合380万人民币)。
所以在日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货车司机,他们大多数人除了拥有较强的财力之外,还可能是个民间艺术家!
看完日本的暴走卡车之后,反观我们国内的卡车,在某些方面就差点意思了。当然,范儿并不是崇洋媚外,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司机,为了生计日夜奔波都十分辛苦,但在爱护车辆方面国内还是要学一下国外的,至少不要让车辆沾满泥土,所到之处都是灰尘。
改装是造车理念的缩影
范儿觉得从改装文化其实就是造车理念的缩影,日本的改装文化之所以被各国模仿学习,是因为强大的汽车工业以及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赛车运动,这使得日本的改装文化不需要太多推广,就已经在民间流行起来。
而这些改装爱好者甚至愿意花费35年时间,投入大量的金钱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凭借的就是两个字“热爱”。
就像田宗一郎和丰田喜一郎,他们对机械都有着疯狂的热爱,才会更专注的制造好每一辆车。也许这些车并不完美,但这些车至少是让自己满意的产品。
所以,范儿也希望国产汽车品牌也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造车中,而不是一味的通过外观设计以及丰富的配置去吸引消费者。
总结:在闪耀之下也难掩落寞,由于政策愈加严格,暴走卡车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虽然不知道它还能走多远,但这种张扬的暴走卡车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不知道你们对于这种风格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与范儿一起交流讨论。
车有范儿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范儿精选
评车
路虎极光 | 凯迪拉克XT6 | 日产轩逸 | 大众POLO
侃车
20年的日本车为何能1000匹 | 20年前的桑塔纳到底有多牛
揭秘
♥ 点个 在看 鼓励下!